当前位置:主页 > 文案精选 >

庄子齐物论原文及翻译优选汇总67句

发布时间:2023-03-15 19:46

编辑:admin

庄子齐物论原文及翻译

1、《齐物论》的主旨是“万物齐一”,“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2、《汉书·律历志上》:“中吕,言微阴始起未成,著於其中旅助姑洗宣气齐物也。”

3、比如丽姬知道自己被晋王选中的时候,哭天抢地,到了王宫之后和大王同吃同睡,十分恩爱,感到非常开心,又为自己的哭泣感到后悔,做梦时有知觉才知道自己是在梦中,我们生活在世间,就像生活在一场大梦里,圣贤的才能超越。

4、庄子·齐物论

5、天人地籁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我和其他万物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因为我们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就不会在他们那里失去什么。

6、但是师父想要告诉徒弟的意思是:

7、。祸患的产生,是因为我们心中思虑太多,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会率性坦荡,虚静淡泊,小智慧的人则察言观色,追逐名利。

8、的概念,就像他开头隐机而坐,仰天而嘘那样,就是摆脱肉体上的自我上升到精神上的自我,超越世俗,进入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

9、才智超群的人广博豁达,只有点小聪明的人则乐于细察、斤斤计较;合于大道的言论就像猛火烈焰一样气焰凌人,拘于智巧的言论则琐细无方、没完没了。他们休息时神魂交构,醒后疲于与外物接触纠缠;跟外界交接相应,整日里勾心斗角。有的疏怠迟缓,有的高深莫测,有的细心谨慎。小恐时惴惴不安,大恐时失魂落魄。他们说话就好像利箭发自弩机快疾而又尖刻,那就是说是与非都由此而产生;他们将心思存留心底就好像盟约誓言坚守不渝,那就是说持守胸臆坐待时机取胜。他们衰败犹如秋冬的草木,这说明他们日渐消衰;他们沉缅于所从事的各种事情,致使他们不可能再恢复到原有的情状;他们心灵闭塞好像被绳索缚住,这说明他们衰老颓败,没法使他们恢复生气。他们欣喜、愤怒、悲哀、欢乐,他们忧思、叹惋、反复、恐惧,他们躁动轻浮、奢华放纵、情张欲狂、造姿作态。好像乐声从中空的乐管中发出,又像菌类由地气蒸腾而成。这种种情态心境日夜变换,却不知道它们是怎样发生的。算了吧!算了吧!一旦懂得这一切发生的道理,不就明白了这种种情态发生、形成的原因?

10、长梧子回答瞿鹊子关于"道"的问题表明:道十分深玄,连我都还不是很明白,怎么样才能是自己合乎自然之道呢?

11、我们要尝试着不用自己的道理去说服他人。

12、是非是无法判定的,其他相对概念也是一样的。就是齐物。

13、使万物生长齐整。

14、在这庄子是有点消极避世,鄙视追逐功名利禄的人,贬他们为小智慧。

15、[qíwù]

16、世俗的人总喜欢抓着别人一点错处不放,小人总喜欢问候别人的祖宗八代,都不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微笑脸)

17、如果把蝴蝶和自己看作是无差别的,就不必在追问是谁变成了谁。

18、其中有三问三不知,徒弟问师傅三个问题,师父皆回答:"我怎么知道呢?"把徒弟气的够呛。

19、开篇是南郭子綦隐机而坐,对着天空缓缓吐气,就像是魂魄离开了身体一样,南郭子徒弟子由觉得很诡异,就问:今天的你为什么和昨天的你不一样?

20、消除是非对立的方式是

21、详细解释

22、齐同万物"。

23、春秋、战国时老庄学派的一种哲学思想。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如生死寿夭,是非得失,物我有无,都应当同等看待。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在庄子的《齐物论》中。

24、尊重每一个个体的自由,也是自己内心真正的自由,不被心魔所束缚。

25、【译文】至高无尚的真理是不必称扬的,最了不起的辩说是不必言说的,最具有仁爱的人是不必向人表示仁爱的,最廉洁方正的人是不必表示谦让的,最勇敢的人是从不伤害他人的。真理完全表露于外那就不算是真理,逞言肆辩总有表达不到的地方,仁爱之心经常流露反而成就不了仁爱,廉洁到清白的极点反而不太真实,勇敢到随处伤人也就不能成为真正勇敢的人。

26、你要对当下的一切都不做判断和评价,把它们当作浑沌模糊的样子,不要像世人一样急切的去追求。

27、莫若以明

28、《齐物论》是在《逍遥游》的基层逻辑上,进一步系统论证了“认知局限”的错误缘由、逻辑,并为此找到解决这些错误缘由、逻辑的答案,在《齐物论》中,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事物之间在根本上没有彼此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存在,所谓“万物”,就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

29、"无丧我"

30、昨天的梦在今天就已经消失了,追问已经消失了的东西对当下并没有太大的启发和借鉴,追问这个问题就失去了意义。

庄子齐物论原文及翻译

31、《齐物论》是《庄子》内篇的第二篇,第一篇是我们大家都学过的《逍遥游》,《逍遥游》体现的是心境非常敞开,精神逍遥的愉悦感,但庄子发现世人精神被束缚在各种是非、概念之中,无法达到他的境界,所以他又写了《齐物论》。

32、上半部分讲放弃成见,超越世俗。

33、,庄子说太阳和月亮一旦升起来,光芒就会平等地照射在大地上,不会因为你是漂亮的花或卑微的草就区别对待。

34、原文:是皇帝之所听荧也,而丘也何足以知之!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见弹而求鸮炙。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

35、庄周梦蝶,不知道是自己在梦里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自己。

36、《应帝王》庄子主张君主就应该睡大觉,太堕落了,看完之后我会不会变的像他一样消极避世?用庄子的思想来说就是:看吧,我知道你堕落,看完之后我不说,我心里知道就足够了。

37、只有端正心态,齐同万物,放弃对名利的追逐才能避祸。

38、如果人人都能够这样,那么gangjing就失业了吧!

39、【原文】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勇忮而不成。

40、基本解释

41、子游问:“我冒昧地请教它们的真实含意。”子綦说:“大地吐出的气,名字叫风。风不发作则已,一旦发作整个大地上数不清的窍孔都怒吼起来。你难道没有听过那呼呼的风声吗?山陵上陡峭峥嵘的各种去处,百围大树上无数的窍孔,有的像鼻子,有的像嘴,有的像耳朵,有的像圆柱上插入横木的方孔,有的像圈围的栅栏,有的像舂米的臼窝,有的像深池,有的像浅池。它们发出的声音,像湍急的流水声,像迅疾的箭镞声,像大声的呵叱声,像细细的呼吸声,像放声叫喊,像嚎啕大哭,像在山谷里深沉回荡,像鸟儿鸣叫叽喳,真好像前面在呜呜唱导,后面在呼呼随和。清风徐徐就有小小的和声,长风呼呼便有大的反响,迅猛的暴风突然停歇,万般窍穴也就寂然无声。你难道没有看到草木随风摇动的样子吗?”

42、子游说:“‘地籁’是从万种窍穴里发出的风声,‘人籁’是人用种不同的竹管吹出的声音。我再冒昧地向你请教什么是‘天籁’。”子綦说:“‘天籁’虽然有万般不同,但使它们发生和停息的都是出于自身,哪有谁命令它们呢?”

43、庄子对这个故事做了一番思考:

44、关于庄子消极世厌,我觉得事物具两面性,是太过于追逐自由必然会导致的结果。古代也有很多人比如陶渊选择明归隐,但是还是受到不少人的推崇,老庄思想在封建等级森严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得到支持,是因为他们提倡的自由太美好,太令人向往了。

45、是非是无法判定的,解决的办法是:把是非,大小,善恶荣辱等一切相对的概念看作是一样的,无差别的,用自然之道来消除这一切的标准和差别,遵循万物本来自然的变化,齐同生死,超越宇宙和生命的边界。

46、晋刘琨《答卢谌诗一首并书》:“远慕老庄之齐物,近嘉阮生之放旷。”宋王安石《季子》:“昔庄周丧其妻,鼓盆而歌;东门吴丧其子,比於未有。此弃人齐物之道,吾儒之罪人也。”

47、齐物我,齐生死,齐大小,齐是非,齐贵贱的意思是世间万物和我、生与死、大与小、是与非、贵与贱都没有差别,都是相同的。出自《庄子齐物论》“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万物都是浑然一体的,并且在不断向其对立面转化,因而没有区别。需要说明的是,庄子的这种见解是抓住了事物的一个方面加以强调,具有片面性。文章中有辩证的观点,也常常陷入形而上学观点之中。但是,在他的论述中常常表现出深刻的思考和智慧。文中涉及很多宇宙观方面和认识论方面的问题,对中国古代哲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48、我知道你丑,但我不说,也不会因此鄙视你,改变你。

49、我自己说我不知道,你怎么知道我是真的不知道,只是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形式准则,用其中一个种类的准则去判断所有的事物,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够严谨的。

50、《齐物论》是由几个寓言故事组成,主张

51、如果人的心态能像自然光一样,心里眼里就不会有各种各样对立的观念了。

52、其次就是狙公赋芧的故事,就是早上给猴子三个桃子,晚上给他四个,猴子很高兴,但是反过来,猴子就不高兴了,朝三暮四这个成语的出处就是这。庄子想要表达的意思是,事物的价值不是永恒不变的,曾经喜欢的人未必现在还喜欢。

53、南郭子綦靠着几案坐着,仰起头向天缓缓地吐着气,那离神去智的样子真好像精神脱离了躯体,进入了忘我境界。他的学生颜成子游侍立在前,说道:“您这是怎么了?形体诚然可以使它像干枯的树木,精神和思想难道也可以使它像死灰一般吗?你今天凭几而坐,跟往昔凭几而坐的情景大不一样呢。”子綦回答说:“偃,你这个问题问的很好!今天我忘掉了外在的自己,你知道吗?你听见过‘人籁’却没有听见过‘地籁’,你即使听见过‘地籁’却没有听见过‘天籁’啊!”

54、渴望成功的人可能每天都会过得很焦虑,甚至以生命为代价,追逐名利而行为不当的人每天都在忧虑构思怎样升官发财,这样就会产生祸患。

55、我觉得我们要广读书,不是因为读过之后它能多么契合你自己内心的想法,而是接受了不同的观点之后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

56、【出处】《庄子·齐物论》。

57、但是我觉得放在今天的理解是:

58、南郭子提出

59、我们不一定真的像庄子说的那样淡泊名利清净无为,但是怎样在两者之间做一个平衡是最重要的。

60、长梧子通过这两个例子告诉瞿鹊子,生与死梦与醒都是相互对立的,丽姬先前以为是祸端,后来发现是齐天洪福,梦境非常真实,只有醒来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我们世俗人就是这样容易困于眼前之景,被表象迷惑。

庄子齐物论原文及翻译

61、还有内心要有物的形象概念,却没有对物的执念和成见,最差就是概念,成见,执念并存,翻译过来就是:

62、在这我能感受到庄子的博爱胸怀,平等的对待世间万物,不会因为你残疾就歧视,也不会因为你厉害就高攀。

63、两个人辩论,另一个人当裁判,其中有一个人与裁判的观点不谋而合,结果也不会太公正,如果他和其他两个人的意见都不一致,又怎么评判是非呢因此我们都只能证明自己的观点而不能说服对方。

64、在这则寓言故事中有"天籁""地籁"和"人籁",天籁指自然的声音,千变万化,可以自己开始自己结束。

65、下篇就是庄子的齐物思想

66、因此我们要舍弃自己内心固有的价值判断,放弃对别人成见,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总之就是超越世俗,无丧我。

67、庄子认为,凡物都存在对立面,如果从彼面看不到的话,从此面看则能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