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案精选 >

荀子劝学高中课本26句

发布时间:2023-03-06 21:23

编辑:admin

荀子劝学高中课本

1、“吾不知天之高也,地之下也。”---《庄子·让王》

2、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庄子·达生》

3、碧血丹心:意思是为正义事业而流的血;形容十分忠诚坚定的英雄豪杰。

4、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是不明智的,反应了庄子弃智绝圣的思想。

5、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6、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7、《劝学》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方面,有条理、有层次地加以阐述。

8、《劝学》是唐代诗人孟郊所作的五言律诗。全诗四句四十个字,主要写出学习读书的重要,说不学习知识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的。这首诗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9、“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10、不知其所以然:不知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

1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12、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13、翻译:生是顺应时机的,死是顺应天命的。如果能够安于时运而生,顺应自然而死,悲哀和欢乐的情绪就不会进入胸中了。

14、劝学是荀子写的一篇文章,他属于议论文

15、必修三的第12课

16、周朝时期,刘文公的大夫苌弘一生忠于朝廷,不卑不亢,有浩然正气。他因为正直而得罪了朝中权贵,蒙冤被周人杀害,传说他被杀时,有人慕名收集他的血液藏在家里,三年后这些干血块全都化为碧玉。

17、荀子《劝学》

18、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19、孔子说:“什么叫做开始于习惯,长大了成为习性,成年后顺其自然?”那人回答说:“我生在高地而安于高地生活,这就叫开始于习惯;长大了生活在水边,安于水上生活而久习成性,这就叫长大了成为习性;自然而然就那样做了,而不知为什么要那样做,也不知其中还有什么道理,这就是成年后顺其自然。”

20、《劝学》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层层推进,文章语言具体形象、精练有味。随着用比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劝学》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

2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zhòng)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zhòng)规。虽有槁暴(gǎo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xǐng)乎己,则知(zhì)明而行无过矣。

22、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

23、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庄子·外物》

24、翻译: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要想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便会感到很疲倦;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去追求知识,便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

25、“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庄子·大宗师》

2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喻指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亦用来说明实践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