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案精选 >

城濮之战,用三十六计思想分析城濮之战?

发布时间:2024-06-01 13:18

编辑:admin

用三十六计思想分析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开始前,晋国就定 下 了 “ 楚始得 曹,而新婚于卫,若伐曹 、 卫, 楚必救 之,则 齐、 宋免矣” 这样一 个总 的作战方针。 第一阶段先从卫 国下手,初战取胜, 为晋、齐之盟 奠定了基础, 也逼迫鲁国从楚的阵营中分化出来。 第二阶段围曹,入曹。至此, 附于楚国的曹、卫两国都被征服,大 地削弱了楚国的力量。接着又用先珍之谋使齐 、 秦两国 “ 喜 赂怒 顽” , 与晋结为联盟拒楚 , 以解除晋 国的 后顾之 优。 在第 三阶段与楚国的正面交 锋中, 晋 国恰当 地选择了 战场 , 避开楚国主 力部 队的 锋芒 , 以下 军之 佐首 先对组成楚右翼部队 的陈、 蔡两国军队 发起进 攻, 楚右师战败。 然后 以 “ 伪循 , 诱敌深 念 以上军合攻楚左翼部 队, 楚左师 溃。 这样晋 国就造成了事实上对楚的优 势, 掌握了主动权 , 使自己处于有利的 战略地 位 , 从而取得了最后 决 战的胜利。

城濮之战现在在什么地方?

山东鄄城西南。 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晋、楚两国在卫国城濮(山东鄄城西南)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

求区分马陵之战、城濮之战、桂陵之战、长平之战?

马陵之战:战国时期(公元前341年):魏——齐。 齐国胜 城濮之战:战国时期(公元前632年):晋——楚。 晋国胜 桂陵之战:战国时期(公元前353年):齐——魏。 齐国胜 长平之战:战国时期(公元前262年):秦——赵。 秦国胜 退避三舍:城濮之战:晋文公

晋楚城濮之战的词类活用?

劳(使动用法,使……劳累。) 师以袭远(形容词用如名词,远方的国家。) 秦师遂东(方位名词用如动词,向东进军。) 左右免胄而下(方位名词用如动词,下车步行。) 入险(形容词用如名词,险要的地方。) 敢(表敬副词,可译成“冒昧地”) 犒从者 为(介词,读wèi)从者之淹 行出备一夕之卫(动词用如名词,保卫工作)

城濮之战的典故是什么样的?

退避三舍。 子玉率军急进,依托丘陵险阻扎营,两军对峙于城濮。晋文公退避三舍,既是报答以前楚成王给予的礼遇,也是运用“卑而骄之”、“怒而挠之”的诱敌之计,子玉上钩了。 楚子玉派大将斗勃向晋文公请战说:“请与君之士戏,君凭轼而观之,得臣(子玉名)与寓目焉。”晋栾枝答词却相当谦恭:“寡君闻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相见。”

城濮之战齐国在位君主?

城濮之战,发生于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当时齐国在位的国君是齐昭公。齐昭公(?-前613年),姜姓,吕氏,名潘,父齐桓公,母葛嬴,孝公异母弟。(前632至前613)在位。 《史记·齐太公世家》:十年,孝公卒,孝公弟潘因卫公子开方杀孝公子而立潘,是为昭公。昭公,桓公子也,其母曰葛嬴。昭公元年,晋文公败楚於城濮,而会诸侯践土,朝周,天子使晋称伯。六年,翟侵齐。晋文公卒。秦兵败於肴。十二年,秦穆公卒。十九年五月,昭公卒,子舍立为齐君。

城濮之战读音?

chéng pú zhī zhàn 城,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chéng。“城”字,《说文解字》解释为城,以盛民也。“城”字基本含义为围绕都市的高墙,如:城墙、城池;引申含义为筑城、守城。 在现代汉语中,“城”字多用作名词,如:商城,长城。

上一篇:安全手抄报,消防安全手抄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