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案精选 >

描写工匠精神的古诗词【100句文案摘抄】

发布时间:2023-05-04 21:46

编辑:admin

描写工匠精神的古诗词

1、世间最恶者,就是残害生灵!

2、(解释):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3、白话释义:心里怎样想,手里就能怎样做。比喻技艺纯熟,心手相应。

4、【描写工匠精神的古诗词】花语吾本是,荷花女,衷肠未诉泪如雨。君若看到荷花泪,可知荷花几多苦?吾本是,荷花女,只是与君心相许。今宵为君把歌唱,句句都是伤心曲。吾本是,荷花女,朝朝暮暮为君舞。看尽人间多少事?知己只有吾和汝。吾本是,荷花女,梦里与君做诗侣。但愿天下有情人,总有一天成眷属。吾本是,荷花女,一片芳心请记取。他年荷花盛开日,朵朵带去吾祝福。。

5、土生土长于扬州的梅静,非常喜欢传统手工艺,由此她也结交了一些真正虔诚于传统技艺的工匠朋友,并被他们在喧哗中始终坚守、不断向技艺高峰攀登的精神深深感染。她觉得,这种精神其实在各行各业都需要,应当成为人们致力追求的一种做事态度,成为社会大力弘扬的一种风气。

6、白话释义:心思灵敏,手艺巧妙。形容能工巧匠在艺术构思和技艺手法方面的独特能力。

7、(造句):三个神情专注的中老年藏族男人轮流做庄博彩怡情。

8、(解释):专心注意;精神贯注

9、有木名水柽,远望青童童。根株非劲挺,柯叶多蒙笼。

10、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职责。”要么一流,要么不干!”这是侯国富对自己的工作定位。在他眼里,工匠精神和工匠品质就应该是新时期工人的特质,他无愧为最美的劳动者。

11、加把劲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夏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12、处事要有大无畏的勇敢,

13、木诗八首(白居易)

14、(造句):设计的这栋楼太完美了,你简直就是活鲁班呀!

15、《鲁西诗人》投稿邮箱:luxishiren@1com。

16、2018年蔡应全参加了公司举办的涂装工技能比武,他主动把前面学到过的中级工和高级工的书本重新温习一遍,顺利通过了初赛、应知、应会几个难关,一举进入了总决赛,并且夺得了技能比武的第一名,给身边的工友作出了一个榜样。

17、本公司员工可以通过OA网发到SWS党建/船讯处。

18、(解释):认为是真的;当作真的

1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初到公司的时威,正经历着公司的迅猛发展,电气调试工作也变得日益的繁难。面对日益复杂的工作,他积极面对,刻苦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扎根一线,深入了解学习各种相关知识。在2008年1月,他获得了电气技术专业大专学历。利用业余时间自学计算机软件技术,获得了NIIT证书和上海海事大学颁发的“计算机绘图中级培训”证书。初入职时,时威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技师,14年后,时威已经成为了机装调试部电气调试的领军人物。活跃在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发明创造、难题会诊、项目研发、课题分析等科技创新活动中。他说,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不落于人后,才能够跟上造船业迅速发展的脚步。

20、在此之前,梅静也算是一位写作老手,共发表各类文学作品300万字,其中,长篇小说《因为爱得深沉》荣获扬州市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长篇小说《如山,若水》荣获扬州市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搜狐·春风文艺杯”中国原创小说大赛一等奖。但真正着手写系列工匠人物,梅静发现难度仍然不小。

21、这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不好说;你说匠人的画不好吗,也说不过去。敦煌壁画就是匠人画的,他们无名无姓,也不是什么名家,大家,他们就是民间的基层作者,但是他们有生活,接地气,他们的作品耐看,可读性强,他们的作品尽管经历了多少沧桑岁月的洗礼,然而这些工匠画仍在那里里闪闪发光。让历代的名家大师顶礼膜拜,参观学习。大师张大千更是如获至宝,竟想把它占为己有。

22、特约评论:(以姓名笔画为序)刘广涛、宋来莹、张厚刚、阿勇、赵月斌

23、(解释):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

24、梅静的笔下,工匠的作品不仅是一件简单的物品。它传递着手艺人的温度与情感,凝结了工匠的心血与智慧。梅静的书中,工匠的故事不仅是一个感人的瞬间。它传承着一种时代精神,彰显了大国工匠的品格和风范。

25、业精于勤。工作多年,他一直努力践行着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劳动的信念,“严”是他工作态度,“专”是他自信标签,“精”是他永恒追求。

26、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钱康在平凡的岗位上,留下了不平凡的足迹。他说,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不懂就要问,不会就要学,要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做好事。

27、曾几何时,他羡慕那些能工巧匠的石雕艺人。众所周知,从事雕刻和石头打交道是非常累,非常辛苦、非常脏的工作,因为热爱,因为自己的选择,所以他暗暗下决心,坚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要我不忘初心,坚持创新,永不止步,就一定能让梦想变为现实,变成人人钦佩的工匠。

28、盖州市徐屯镇拥有得天独厚的石材资源优势,能工巧匠也非徐屯莫属。徐屯石材更是远洋海内外,他自然成为远近闻名的标杆。

29、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谁能刻镂此,公输与鲁班。腰间带得纯钢斧,要斫蟾宫第一枝。钟灵毓秀发祥地,天造地化一匠人。绝技出哲匠,妙手铸大成。

30、没有耀眼头衔的制笔老人,也是梅静用心刻画的对象

31、(造句):他一向很坚持原来的幻想,就是"行远自迩"。

32、(造句):笔画的长短笔顺的先后,都必须一丝不苟才能不出错。

33、【描写工匠精神的古诗词】世间最善者,就是尊重生命;

34、或许是源于我的自信和固执,产品的设计叙事以后或许会是国内设计界以及设计教育普遍运用的设计方法。当我们每每用传统之名来尝试设计风格的时候,都无一例外地发现,无论是材质的工艺,元素的运用,同是东方文化的日本在每一条道路上都走在了前列,我们只能模仿无法赶超。叙事自古就是唐宋诗词里最常用的意象表达手法,它细腻委婉,含蓄多情,完全不同与同时代欧洲的诗歌与戏剧。中国的当代设计为何不能继续将这种细腻的表达发扬下去呢?

35、动笔之前,梅静就告诫自已:笔下的工匠既要避免教科书式的晦涩难懂,又要避免蜻蜓点水式的肤浅掠过,一定要用准确易懂、清新活泼、真挚感人的文学语言,讲好工匠故事,讲清手艺窍门,让外行人看得懂,让内行人取到经。正是自立了如此高标准,梅静的每篇作品都“文火细煨”。精心写完扬州古籍修复、扬州雕版印刷、扬州毛笔、扬州装裱、扬州剔红漆艺、扬州玉雕、扬州木雕、扬州竹刻、扬州古琴斫制、扬州园林营造、扬派盆景、扬派叠石、扬州剪纸、扬州绒花、扬州刺绣、扬州折扇、扬州雀笼、扬州金银细工、扬州扎纸、扬州花灯、盘扣、手工布鞋、老物修复总计23个行当的40多个工匠故事,梅静竟然用了整整四年时间。

36、是修功垒德的砥石。若言言都悦耳,便

37、(翻译):上司询问知道,看见世叔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升迁只是时间问题。

38、心无旁骛(xīnwúpángwù)

39、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谁能刻镂此,公输与鲁班。腰间带得纯钢斧,要斫蟾宫第一枝。钟灵毓秀发祥地,天造地化一匠人。绝技出哲匠,妙手铸大成。雕文各异类,离娄自相联。谁能为此器,公输与鲁班。班母班妻家眷巧,云梯云鸟脑筋玄雕文各异类,离娄自相联。巧手发明费精神,泽惠民生到如今。妙艺绝技称寰宇,端赖斯人有慧心。生乎鲁、长乎鲁、是鲁公同宗、为孔子同乡、自古称巧圣。道以人、器以人、与人民一心、并华夏一体、从今创伟业。鲁直之在万化,何翅太仓之一稊米。吏能不如赵张三王,文章不如司马班扬。

40、刚进入涂装行业,蔡应全比别人付出更加多倍的努力。在涂装行业摸爬滚打那么多年,通过自身的努力和领导同事的帮助,他从一无所知的农民工、一个油漆小工,逐渐成长为班组内的业务骨干、技能等级也提升为高级工。现在他不仅精通船舶各部位喷涂技巧,更是精通油漆调色技巧以及镶线、描字等。

41、李白《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42、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时威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断学习,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融入每一个环节。时威认为,工匠精神就是认真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应当树立起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的态度,扎扎实实做好事。

43、——首届外高桥造船工匠蔡应全

44、◇《鲁西诗人》杂志是山东省聊城市诗人协会主办的诗歌刊物,1995年创刊。1999年5月,《鲁西诗人》联手诗刊社举办第15届青春诗会。

45、为展示诗人朋友风采,各位给《鲁西诗人》投稿的作者,如果您喜欢朗诵,擅长朗诵,那么,下次投稿时,除了原创首发的文稿,还可以附上MP3版文稿朗诵的音频(也可以请朋友朗诵)。《鲁西诗人》平台将择优录用。

46、耳常闻逆耳之言,心常有拂心之事,才

47、他先后参与建造我司承接的好望角型散货船、原油轮、成品油轮、超大型矿砂船、2万箱集装箱船、FPSO、海洋平台等各类型船舶的涂装打磨施工。凭借过硬的施工质量,高效的执行力,深受船东、服务商、品保部的信任和赞扬。秉承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严于律己的工作思路,在生产过程中,对自己和班组的员工要求非常严格。他负责的外板打磨受到船东的大力称赞,将该班组的施工区域用来作为整船外板的施工标准。

48、《匠人篇》杨维桢 匠人久失职,秦人已开阡。 谁望云阳气,木土凿由拳。 后来兴利者,开渠引淮船。 吴牛拖辇石,喘月不能前。 老翁乏丁壮,捕汝在河边。 投水作河妇,天子罢庸田。 表达工匠精神的诗句

49、“叙述”是产品固有的属性,因为产品始终在解决并调节人与物的关系;始终具有传达“如何或怎样使用”的信息;使用过程中产品与使用者始终存在非物质特征的信息交流。“叙述”是产品主动地向外界传达,“叙事”则是产品被动地被设计师设置。

50、彩翠色如柏,鳞皴皮似松。为同松柏类,得列嘉树中。

51、江苏书展走笔|用文学呼唤工匠精神

52、本平台现代诗、古体诗、散文诗均可投稿,每次投3至5首;诗歌评论类每篇千字左右。

53、(解释):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54、采访难,是梅静碰到的最大难题。她的采访对象多是“国大师”“省大师”之类的名人,又是企业的业务骨干,自身生产任务、社会事务十分繁忙,因此正常工作日很难有时间接受采访。梅静便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利用周末和晚间到企业或者工作室采访。同时,每一行技艺专业性都较强,蕴藏着丰厚的知识,如果了解不透,就会写出外行话。因此,梅静每次采访工匠前,都要上网或者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多达数百页。

55、全神贯注(quánshénguànzhù)

56、在扬州红园民间收藏品市场摆摊卖毛笔的梅广才老人,年逾古稀,制笔时间长达半个多世纪,却没有任何荣耀的头衔或职称。爱好书法的梅静,时常光顾梅广才的摊位买毛笔,进而得知,老梅总是不惜高价买回最好的原料制笔,卖笔却只求薄利。他说:“笔卖得太贵,写字的人怎么办?”梅静被这种潜心技艺、不慕名利的精神感动了,不久便以《半世笔缘》为题,写下了老梅的故事,并且经常推荐笔友照顾老梅的生意。

57、(解释):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58、有木名樱桃,得地早滋茂。叶密独承日,花繁偏受露。

59、白话释义:相传道家炼丹,到炉子里的火发出纯青色的火焰的时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6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仲夏》唐·樊旬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孟夏》唐·贾龠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61、(出自):唐·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62、再看文人画,说这些士大夫,墨客骚人的画,他们成天自吹高哇,雅啦,由于他不是真正想画画的画家。而是士大夫们当官累了茶余饭后为了消遣,一张纸题上几百千把字的赋,盖上章,画一小块画作个点缀,他们又不注重造形,口里经常念着“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口头禅,由于文人画家重临摹,缺乏生活,千人一面的时候经常出现,所以看一眼就不想看第二眼,看一幅就不想看第二幅。

63、(造句):对错误不能文过饰非,要认真检讨才对。

64、宋学德,2003年进入公司涂装部,目前担任涂装部外二作业区打磨3班班组长。

65、在今年7月举行的第十一届江苏书展上,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以扬州工匠为题材的纪实文学作品《念物记——扬州手艺人》,引起众多读者特别是手艺匠人的共鸣。知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评价说,一生一念,一物一心。《念物记——扬州手艺人》以温暖而细腻的笔触,写出了手艺中所蕴藏的精神和情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颇有价值的文本。让我们走进《念物记》,走近它的作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扬州市作协理事梅静女士。

66、工匠精神的名言诗句心怀诚信,手握诚实,细微处显精益,产品上见良心,工匠精神微语录(智库|专题)。坚持不懈,开拓进取,不畏挫折,战胜自我的精神,就是工匠精神。心心专一艺,事事在一工,念念系一职。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是孜孜以求、追求卓越的执着,是一辈子专注一件事的境界。起早贪黑,为救死扶伤;进村入户,保百姓健康。不求名医,但为民医。在传承中创新,在坚持中升华,化腐朽为神奇,于细微处彰显卓越。因为专注,所以出彩。在枯燥中寻找激情,在平凡中创造卓越;相信时间,相信自己!一招不让的创新态度,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一尘不染的修为品质。

67、海城的石雕人物十八罗汉,十二米高的石塔、围栏设计制作加工;2013年通辽通慧寺设计制作舍利塔八座;2014年辽滨河边两侧围栏设计加工;2015年营口楞严寺围栏设计加工;2017年海城市设计制作9米高的牌坊;2018年设计制作一尊滴水观音菩萨像;2020年通辽制作石雕长廊100多米高档围栏制作。这些都是他近年来的杰作。他爱岗敬业,争创一流,2020年被光荣评为盖州市劳动模范;2021年被评为盖州市人大代表。

68、沪上寻园记‖一颗惜古心,一座宝藏园

69、(出自):叶圣陶《伊和他》:“他指着球里嵌着的花纹,相着伊又相着花纹,全神贯注的,十分喜悦的告诉伊。”

70、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应使人尽知

71、此外,有些技艺的工序周期较长,甚至经年累月,梅静总是不辞辛苦,跟踪采访。采访全国劳模、大国非遗工匠、扬州漆器大师张来喜,梅静就花了大半年时间。红雕漆制作周期长,从胎胚、作地、光漆、画印,到雕刻、烘烤、磨活、退活、磨铜口、作里抛光等,大致需要经过10多道工序,对主要工序,梅静都一一实地走访,观察技艺流程。特别是张来喜大师雕刻环节,无论是线雕还是浅雕、深雕,她比张大师的学生都学得认真、问得仔细。采访结束时,张大师甚至开玩笑地说,梅静满师了!

72、作为技术带头人,钱康在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同时,还督促班组成员进行技能水平的提升。在生产实践中,他带领着班组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对现有的工装进行改进,不断地适应新的生产需要。他还积极地开展班组QC自主质量管理,高标准严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目标。

73、好久,较长一段时间。唐皇甫松《采莲子》词:“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西游补》第二回:“躇踌半日,更无一定之见。”《红楼梦》第二七回:“坠儿听了,也半日不言语。”

74、自2012年以来,将产品的设计叙事作为个人理论及实践的研究方向,并将一些阶段性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广美工业学院生活工作室的教学之中,同时在我的研究生招生方向之中也有产品叙事研究的一个方向。虽然在本科开设“产品叙事”面临本科学生由于年龄原因,无法将更多的阅历与感受融入产品之中;研究生的“产品叙事”课程则面临,因研究生招生生源的因素,大多数研究生“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法用产品设计的语言传递叙事。但不管怎样,还是要坚持下去的。

75、赏金60%左右支付作者稿酬,其余用于平台维护等(低于10元不发放)。

76、优秀作品刊发在纸媒《鲁西诗人》上。纸媒《鲁西诗人》90%以上稿件来自本平台。

77、四傍五六本,叶枝相交错。借问因何生,秋风吹子落。

78、2016年10月30日夜

79、好是映墙花,本非当轩树。所以姓萧人,曾为伐樱赋。

80、出处:《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81、每当百姓在清河两岸散步休闲小憩时,看到盖州市大清河桥两侧围栏设雕刻的各种图案,维秒维肖,栩栩如生,让人们赞不绝口。

82、爱岗敬业,乐于传承,这是他一贯的职业态度;精益求精,久久为功,这是他坚持的工匠精神。

83、浮梁巧烧瓷,颜色比琼玖。《送许屯田诗》宋·彭汝砺工人莫献天机巧,此器能输郡国材。《咏景德镇兀然亭》明·缪宗周凭君点出琉霞盏,去泛兰亭九曲泉。《赠昊十九》明·李日华宣窑簿甚永窑厚,天下知名昊十九。《赠昊十九》明·樊玉衡白玉金边素瓷胎,雕龙描凤巧安排。《白玉金边素瓷胎》清·弘历(乾隆皇帝)泥澄铁镞丹砂染,此碗陶成色肖之。《题宣德宝石红釉碗》清·弘历(乾隆皇帝)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窑民行》清·沈嘉徴夜阑惊起还乡梦,窑火通明两岸红。《浮梁竹枝词》清·郑风仪独有琉盏在江上,壶中高隐得诗人。《追赠昊十九》清·朱琰鬼儡丰神箫鼓外,报酬事业榷陶中。《丁峁仲冬返洵阳,留别珠山陶署》清·唐英

84、一丝不苟(yīsībùgǒu)

85、(解释):由于鲁班有许多创造发明,所以形容手艺活好的人为活鲁班。

86、(出自):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87、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是他的作风与品质

88、出处:《孽海花》:“家人送上一枝蘸满墨水的笔,珏斋提笔,在纸上挥洒自如的写了一百多字。”

89、责任编辑:齐庆伟毕恩付

90、设计叙事是设计师通过必要的方法设置,让产品主动地,在使用过程中,与人产生事件与情感交流的过程。设计叙事不是产品背后的故事,产品背后的故事,是指设计师设计产品的初衷以及与设计作品相关联的事件等,它与设计作品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作为故事本体单独存在,与作品是割离的,不参与设计作品的“人与物的交流过程”。设计叙事更不是产品面前的说明,产品面前的说明只应该起到操作及使用的介绍作用。任何将产品与故事生拉硬扯地绑定,通过介绍说明加以阐述,都会显得叙事的苍白与作者的无能!设计叙事在作品中不需要文字,因为设计叙事的途径是人与物的交流过程,而不是语句。

91、蔡应全,涂装部外三作业区油漆2班,高级工。

92、爱岗敬业、争创一流是他的本色和追求

93、不计较吃亏,才拥有贵足的明天!

94、(造句):林公子选韵采用了十三辙里的韵脚,转韵自然,锤字炼句匠心独运。

95、芮名扬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广陵古籍刻印社从事写样工作已有36年,他的一手宋体和楷体字妍丽秀逸,神采俊然。国家级雕版大师、年逾七旬的陈义时,13岁随父学习雕版技术,坚守雕刻半个多世纪,现在又把心爱的女儿也引上了雕版之路。省级大师李江民,市级大师侯桂林,在这方天地里勤耕不辍,带出了技术熟练的工匠逾百人。这些工匠故事,激荡着梅静的内心情感,进而转化为她笔下的文字。

96、战疫日记/防护服里的“小心脏”

97、我免境,境自去来;我观心,心自寂然。

98、(写在西安美院“工匠精神与现代设计”研讨之前)

99、(解释):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100、2015年,一次机缘巧合,让梅静得以把弘扬工匠精神的愿望转化为现实。扬州文广新局主办的《绿杨》杂志邀请梅静写一篇有关古籍版片保护的文章。正是这次采访写作的过程,让她真切走进了雕版印刷这一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技艺,走近了一批长年坐对青灯、执着坚守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