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案精选 >

辛弃疾的诗词全集-推荐115句

发布时间:2023-04-08 21:15

编辑:admin

辛弃疾的诗词全集

1、第一首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

3、《西江月》可以算是山水田园词的代表,辛弃疾在年富力强时,多次被赋闲,总时长近二十年之久,在赋闲的时期,辛弃疾大多生活在农村地区,因为这个关系,辛弃疾写下了不少描绘农村生活的词作,这些词有些单纯的赞美农村风光,有些借助安静祥和的农村生活反衬和平的美好,有些以农村生活为载体表现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郁闷……总之,即便是田园词中,也有很多不同的侧重点。

4、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山翁一向贪奇趣,更引飞泉在上头。

6、辛弃疾一生的理想,就是收复失地,但无奈南宋朝廷的当权者们,被金人吓破了胆子,宁可偏安一隅,也不愿尝试北伐,辛弃疾因屡次上书陈述北伐策略,导致当权的主和派对他极其不满,一直打压他,致使他在最年富力强的时候,赋闲近二十年之久。

7、二十五轮清净观,上中下期春夏斋。

8、辛弃疾的词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五类:

9、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10、第七首是《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1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词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14、【王维】

15、这是辛弃疾爱国情怀的小词代表,同时也是比兴手法的高明应用。辛弃疾词作中,抒发爱国愁情的作品占比很大,而且风格手法多样,长调、小令各有不少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16、辛弃疾的送别或赠别之作,很有特色,一般人写送别,多抒发离别的伤感或高昂的激励,但辛弃疾的送别词,却总是将那种报国无门的爱国情怀寄寓其中,让我们感受到这位大词人内心的苦闷。

17、扫迹衡门下,终朝抱膝吟。

18、第二首是《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9、第八首是《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20、四是对主降苟安、黑暗朝政给予尖锐批判。作为一名伟大的爱国词人,他对左右朝政的主降势力和昏聩官僚痛心疾首,自然会对他们的丑恶行径给予无情的谴责与揭露。五是真切描写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但在这些清新优美的农村田园词之中,仍然不忘时势,关心国家命运,而是将二者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2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3、贫须依稼穑,老不厌山林。

24、渭城朝雨浥轻尘,

25、这首词,犹如一个电影镜头一般,写一个醉汉,喝多了,在松树边醉倒了,醉意朦胧中他还以为是松树要来扶他,所以便推了松树一把,让“他”一边去!当真是醉态可掬。这完全就是醉汉的行径,辛弃疾将其写入词中,生动有趣,令人莞尔。辛弃疾是个有趣的人,他从很多别人想不到的角度去写词,有笑看儿童偷枣的,有戒酒的,甚至还有骂儿子的,真正的嬉笑怒骂,皆可入词。

26、本来欲造空虚地,那得许多缠绕来。

27、以上十首作品,几乎每一首都是千古名作,让人读完就想背下来,同时,这些词也都是辛弃疾六百余首词中很有代表性的,传唱度也很高,我力求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不同的风格,各举了一首典型的作品,但难免挂一漏万,因为辛弃疾的好词,实在太多了,即便是同一主题下,往往有数首佳作,篇幅限制,只能抛砖引玉,像《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清平乐·村居》、《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等等,都是非常优秀的词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找来阅读。

28、西出阳关无故人。

29、三是表达壮志难酬的无限悲愤。辛弃疾在南归之后在与主降派的斗争中备受排斥,屡遭打击,这使他产生了满腔激愤,但又无计可施,只好在词作中排解胸中郁结的块垒。

30、劝君更尽一杯酒,

辛弃疾的诗词全集

31、第三首是《青玉案·元夕》。

32、这首词写安静祥和的乡村景象,辛弃疾不愧是词中圣手,普普通通的一些农村事物,在辛弃疾笔下组合起来,却有这样绝佳的艺术魅力,明月、鹊、蝉、稻花、蛙声、星天、茅店、溪桥,这些景物,再普通不过,可是被辛弃疾写入词中,却令人悠然神往,而且毫无雕琢的痕迹,但其实,这看似随意的组合下,是词人炉火纯青的艺术手法。

33、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34、部教编四年级教材中只有一首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在四下教材第一课,《清平乐·村居》帽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3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6、辛弃疾的这首词,妙在你说它有所寄托,就能体会到那种言外之意,但倘若只当成一首爱情词,也是极富有艺术感染力的。词人在元宵佳节的夜晚,遇到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对她一见钟情,但随即这位女子不见了,词人到处寻找,就在他将要放弃的时候,突然一转头,看到女子就在灯火阑珊处。这种余味无穷的意境营造,细腻生动,充满了含蓄美感。

37、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39、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40、年代:宋作者:辛弃疾

41、时光匆匆,辛弃疾熬成了一位老人,也没有得到机会一展自己的理想,长达几十年的沉闷悲愤,屡屡在他的词中体现出来,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便是杰出的一首,全词豪迈中有悲愤,壮阔中有感伤,让人一唱三叹。

42、这一首,可以算是赠别或送别的代表作品,在辛弃疾六百余首词中,送别之作不在少数,大多都写得非常好,而这首《破阵子》是大家最熟悉的作品之一,也是辛弃疾词作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43、【范仲淹】

44、《和前人韵》

45、《读圆觉经》

46、这首词是单纯抒情的小词代表作。辛弃疾这首词,毫无不避讳地说愁言愁,整篇就是以愁为主线,写从“不识愁”到“识尽愁”的转变,精巧无比。

47、这首词,是辛弃疾婉约词中的典型代表。一般都认为辛弃疾的词以豪放为主,很多名篇也的确都是雄浑豪迈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辛弃疾不能写婉约作品,“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也就说辛弃疾写起婉约词来,不输晏几道、秦观等人。

48、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49、《书停云壁》

50、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51、从全词来看,几乎全是写景,以景寓情,炉火纯青。倘若不结合辛弃疾所处的背景看,这首词很容易被理解成单纯抒发愁情的作品,但实际上,词中深藏了辛弃疾的无限爱国情怀。郁孤台下的江水中,有多少金人铁蹄下的泪水,远望中原,大好河山沦为异族人的手中,这种愁思,本就无处排解,然而傍晚愁意正浓的时候,又听到山中的鹧鸪声,那种愁情,更增百倍。

52、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5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54、辛弃疾的边塞诗词主要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等。

55、一是深切反映山河破碎、南北分裂的现实。词人用痛切的词句反映金兵侵扰下的南宋人民遭受的严重灾难,体现了中原人民对江北故土的怀念与痛惜。

56、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5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58、你看,词人虽然在开头感叹自己衰老无用,平生的知己也凋零殆尽,然而,词人能“一笑人间万事”,而且充满了自信和狂放,看到青山“妩媚”,便觉得青山见自己亦是如此。辛弃疾虽然从未实现过自己的理想,但是,他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虽然偶尔牢骚,但一直没有放弃,甚至六十多岁高龄,仍然愿意去前线效力,这种不言放弃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或许辛弃疾自己也知道,自己是一定能流传青史的,这份“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的气概,也是令人钦佩的。

5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60、《破阵子》写得激昂高亢,犹如一场规模大、节奏快的战争,让我们感受到那种壮怀激烈的宏大场面,但是,结尾一个转折,“可怜白发生”,又充满了无限悲凉,词至此处,也戛然而止,留给人无限的余味。辛弃疾还有一首很著名的送别之作《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也是一首壮阔中有悲凉的好词,“将军百战身名裂”、“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读之令人无限感慨。

辛弃疾的诗词全集

61、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62、《书鹤鸣亭壁》

63、原文送元二使安西

6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65、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66、宋代辛弃疾

67、池鱼岂足较浮沉,邱貉何曾异古今。

68、客舍青青柳色新。

69、《清平乐·村居》

70、《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72、词人上片以惜春起笔,写暮春时的愁绪和凄美,风雨吹落花,天涯苦芳草,只有画檐上的蜘蛛,殷勤地结着蛛网,惹来无尽的飞絮,一如词人的愁绪。下片以司马相如、赵飞燕等人的典故,抒发“蛾眉曾有人妒”的愁情,批判了那些谄媚的宵小之辈,最终在“斜阳烟柳”的愁情中结束全词。

73、第五首是《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74、这首词,可以说是辛弃疾自白的代表作,也是表现辛弃疾潇洒狂放的作品。这首词前有一个序,词人说有一天他独自坐在亭子中,水光山色,白云飘飘,仿佛都来为他娱乐助兴,于是“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这首词中有几句,写得很自信,那种“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的气概,抒发的淋漓尽致。

75、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76、昨日溪南鸡酒社,长卿多病不能临。

77、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78、辛弃疾的这首词,抒发了闺中少妇惜春怀人的缠绵悱恻之情,全词读来清丽柔雅,妩媚风流,正如沈谦《填词杂说》中所评价的:“稼轩词以激扬奋厉为工,至‘宝钗分,桃叶渡’一曲,昵狎温柔,魂销意尽,才人伎俩,真不可测”。这话,其实就说明了辛弃疾词风的多样,而且怎么写都能写出好词,这无疑是辛弃疾艺术功力的体现。

79、惟有一条生死路,古今来往更何疑。

80、[宋]辛弃疾

81、这首词,算是辛弃疾谐趣词的代表,也是辛弃疾对词境和题材开拓的代表。本来,词只是宴会上用来演唱的曲目,多写温柔旖旎的艳情,至北宋初年,在柳永、苏轼等人的开拓下,有了全新的发展,到了辛弃疾,又一次阔大了词境。

82、《即事示儿》

8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84、二是抒写昂扬的奋发的报国热情。词人用豪放的词句直抒个人的英雄抱负,体现出对抗金复国斗争的由衷向往和赞颂。

85、有酒无余愿,因闲得此心。

86、《青玉案·元夕》

87、第四首是《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88、翠竹栽成占一丘,清溪映带极风流。

89、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90、“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辛弃疾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个人身世和爱国主义情怀的集中体现。其实,我也纠结了半天,到底是选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还是另一首同样千古绝佳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这两首词,各有特色,抒发的情怀类似,都将典故运用得炉火纯青,无论哪首,都是杰作,但我觉得《永遇乐》更有历史沧桑感和悲怆感,因此选了这首。词曰:

辛弃疾的诗词全集

91、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92、万事随缘无所为,万法皆空无所思。

93、《青玉案·元夕》可以看作辛弃疾爱情词中的代表,这首词除了本身的艺术之美外,还有王国维先生赋予的新内涵,将其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比作追求成功时的第三种境界,可以说带来了全新的解读。

94、《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95、【杜甫】

96、西园早行乐,桃李渐成阴。

97、末路长怜鞭马腹,淡交端可炙牛心。

98、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9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00、第六首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0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102、辛弃疾的古诗有

103、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104、年少的时候,词人体会不到愁的真谛,所以总是学古人一样登高言愁,等到词人经历了人生中的风风雨雨之后,所有的愁都感受过了,现在想要说却说不出来了,然而,却又能平静地感叹天凉好个秋。辛弃疾写出了大部分人的感受,年轻的时候,总是把愁挂在嘴边,但真经历了大起大落,就会发现,愁到深处,语言无法去表达,反而变得平静安稳,不再硬说自己愁苦了,这颇具哲理意味的小词,越是年纪大了,读起来越有味道。

105、第十首是《西江月·遣兴》。

106、这首词是抒发贤者受妒、报国无门、无处排遣愁情的代表作,大有屈原香草美人式的凄美,而且,此词以柔婉为主,细细品味下却有一颗火热的爱国心,外柔内热,是这首词的特点,而辛弃疾这样的作品,亦不在少数。

107、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108、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自古以来,英雄似乎总与怀才不遇相关,尤其是那些处处不得志的大才子们,他们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导致一生抑郁愤懑,辛弃疾无疑就是这样的才子。

109、第九首是《祝英台近·晚春》。

110、山方高卧云长乱,松本忘言风自吟。

111、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112、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11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14、这首词是现实与梦境地碰撞,是两颗爱国心之间的亲切交谈(陈同甫即陈亮,辛弃疾好友,爱国词人,主战派代表),词人通过回忆当年自己的事迹,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抑郁不平之气和对上阵杀敌的渴望之情。

11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