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案精选 >

初中古诗词题目及答案116句精选

发布时间:2023-04-04 17:55

编辑:admin

初中古诗词题目及答案

1、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2、满蓬散入春风满洛城孤蓬万里征。征蓬出汉塞。身世浮沉雨打萍。落红不是无情物。蓬莱文章建安骨。蓬山此去无多路。

3、(3)对比。

4、(2)比喻。(3)拟人。(4)夸张。

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7、(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两汉曹操

9、(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1、(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12、逢入京使

13、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14、(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5、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16、(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17、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18、萧、潇: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只见草萧疏,水萦纡。潇潇暮雨子规啼。

19、李白〔唐代〕

20、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21、(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中的“近”容易写成“进”

23、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4、形象赏析题:指出古诗中的形象,主要是人物形象和意象,简单分析塑造形象的方法及其形象的意义。

25、直、具:风正一帆悬。故人具鸡黍。直挂云帆济沧海。大漠孤烟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偶然值林叟。俱怀逸兴壮思飞。

26、答题模板:内容情感型

27、(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

28、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9、初中古诗词鉴赏答题的方法,先从修辞入手,从比喻,拟人,对偶,双关,夸张等写出了什么特点,从听觉视觉等相结合入手,从赏析某个字的特点入手,从情景交融的写法入手,从表达了作者某种感情入手!

30、(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

初中古诗词题目及答案

3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3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3、答题示例:

34、(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5、中考语文与小学无关。小学语文与中学语文要点不同。而且不会考书中的课文。但文言文与古诗可能会考。

36、你不必要知道为什么考初中,你知道了也没用,反正就是考,你背会就行了。

37、初中语文易错的古诗词有

38、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39、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

4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易写成“汉”

41、(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42、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是那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

4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45、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46、语言赏析题:找出关键词,分析关键词的含义和作用。

47、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48、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9、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0、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5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52、今令:弹琴复长啸。独怜幽草涧边生。怀旧空吟闻笛赋。零丁洋里叹零丁。吟鞭东指即天涯。天涯若比邻。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53、会当凌绝顶中的“绝”易写成“决”

54、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55、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56、(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57、燕雁:归雁入胡天。谁家新燕啄春泥。似曾相识燕归来。归雁洛阳边。都护在燕然。塞上燕脂凝夜紫。衡阳雁去无留意。燕然未勒归无计。吊影分为千里雁。

58、东风不与周郎便中的“郎”容易写成“朗”

59、岑参〔唐代〕

60、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

初中古诗词题目及答案

61、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62、唐代李白

63、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64、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65、(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6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67、(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68、古诗答题方法很多,要学会根据题目要求作答,一般都是这样答的:

69、清晨告别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达。

70、早发白帝城

71、《观沧海》

72、禅、婵:禅房花木深。千里共婵娟。吏禄三百石。初日照高林。双袖龙钟泪不干。5籁、簌:万籁此都寂。簌簌衣巾落枣花。

7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74、“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7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76、王维〔唐代〕

77、第五种模式一词领全诗型

78、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79、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80、濯清涟而不妖中的“涟”易写成“莲”

81、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82、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83、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回荡,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84、答题步骤:

85、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

86、【例1】

87、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88、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89、(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90、提问方式:

初中古诗词题目及答案

9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92、贺知章〔唐代〕

93、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94、初中语文的话,他是也会考小学的,古诗的因为学习他本来就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你总不可能说学了新的知识,就忘了旧的知识他小学的古诗也会涵盖在初中学习当中去让我们要学,学会一个合理的运用

95、(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96、古诗文部分,小学几乎都考课内古诗文,分值低,难度低。初中不仅考课内古诗文,还考课外古诗文。所以小学古诗文积累不够的同学,在初一考试中,一下子就摸不着头脑。还有就是解题也需更有深度,还要背一些其他与古诗有关的知识,比如说什么,译文啊、注释啊……很多!初中的诗词更注重内容性,而且思想深刻!小学更注重背诵难易程度。

97、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笔写书信,只有托你捎个口信,给家人报平安。

98、表达技巧题:指出古诗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并结合古诗分析它的作用。

99、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100、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

101、初中语文会考小学古诗,现在初中语文古诗词考点内容广泛,不仅考必背的诗句,还要考诗句大意,对于小学学过的内容也会涉及,不要以为学了就会了,小学是基础,是奠基,只有打好了基础才会在初中大展拳脚,好好学习初中古诗词。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提意见。

102、(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10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04、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105、戎、戍:万里赴戎机。尚思为国戍轮台7辨:安能辨我是雄雌。欲辨已忘言。

106、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107、州、洲:思君不见下渝州。何处望神州。芳草萋萋鹦鹉洲。肠断白蘋洲。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10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9、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110、折戟沉沙铁未销中的“销”易写成“消”

111、(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12、李商隐〔唐代〕

113、夜雨寄北

114、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115、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116、小学古诗简单易懂,初中古诗深奥哲理性很强,有了一定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