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案精选 >

娄山关战役-推荐59句

发布时间:2023-03-31 15:14

编辑:admin

娄山关战役

1、娄山关是红色旅游的标志性景区,游客可以去参观红军纪念碑和纪念馆,回味那些峥嵘岁月,缅怀那些革命先烈。

2、月25日下午,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命令十三团团长彭雪枫,政委李干辉担任抢险夺关的正面主攻,十二团团长谢嵩、政委钟赤兵率部接应。十三团在红花园击溃黔军后,边打边追至关口东北侧的点金山下,敌人居高临下,凭险顽抗,红军开始进攻受挫,一营长负伤,教导员牺牲。红军多次向点金山发起进攻,都未能奏效,与敌人形成了僵持局面。

3、第一次是占领遵义时,为了确保遵义的安全,占领桐梓,而发起的娄山关战斗。这次战斗主要是由第一军团实施的。这也为后来一渡赤水打下了基础。

4、月25日,十三团在向娄山关疾进途中,在红花园与赶赴桐梓增援的黔军杜肇华旅(王家烈的主力部队之一)的第六团遭遇,敌且战且退,由南溪口退守娄山关。娄山关右翼山峰一律是悬崖绝壁,不可攀登,左侧是娄山关主峰点金山,相对坡度比较小,可能攀爬,且攻占之后可以居高临下,俯瞰控制娄山关,攻占点金山是夺取娄山关的关键所在,不过黔军已经在点金山布下了重兵。而与此同时,负责无线电侦察的二局,也得到一个重大消息:国民党中央军吴奇伟的两个师,已经渡过乌江向遵义进发。如果中央红军不能很快拿下娄山关,就很有可能被黔军、中央军、川军甚至滇军汇合,压制在从桐梓到娄山关的狭长地带,形成一个决战态势。

5、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纠正了我军在作战部署上的左倾错误,为以后革命事业的发展开辟了胜利的道路。遵义会议精神传达红军各部之后,蒋介石从各省调集40多万兵力,分七个纵队四面八方扑向黔北,妄图把3万多红军"聚而歼之"。为了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中央军委制定了在宜宾、泸州间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争取在川西北建立根据地的作战计划。但在土城战役,特别是青杠坡激战中,中央纵队与三、五军团遭到川军主力郭勋祺旅和潘佐独立第四旅的堵截,红军受到不小的损失,事态发展对红军极为不利,军委立即指挥退出土城,及时一渡赤水河,进入川南古蔺一带地域,摆脱尾追之敌以改变被动局面。

6、扎西会议期间,毛泽东运筹帷幄,川滇之敌追来,对红军已成夹击之势;黔北敌军兵力空虚,战斗力较弱。毛泽东当机立断,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决定立即回兵黔北桐梓,重占遵义,出奇不意地杀敌军一个回马枪。2月19日,军委电令各野战主力迅速集结赤水河东岸地域,然后兵分两路,二渡赤水,向桐梓前进,迎击黔军。这才有了第二次娄山关战役。

7、月26日拂晓,红一、红三军团攻关部队以正面攻击和两翼迂回包抄的战术,向娄山关守敌发起总攻,红三军团十二团从正面出击,十三团从左侧,十团从右侧包围对峙之敌,十一团从左侧远击迂回围歼板桥之敌,并切断娄山关、板桥之敌的退路。红一军团夺取娄山关以东石炭关,其他部队围歼前来增援的黔军。

8、但在实际的战役进程,在娄山关战役中,敌人利用有利地形,死守关口(由于后路被切断,只有死守)。红军冒着枪林弹雨,冲入敌阵,与敌人白刃肉博,方才占领关口。而腊子口战役,红军采用了正面佯攻和(攀登悬崖峭壁迂回)突袭的战术,仅以几十人伤亡的代价即占领山口,敌人一触即溃。

9、第一次娄山关战役

10、月25日深夜,中革军委发出消灭娄山关守敌,乘胜追击遵义的指示电,令彭德怀、杨尚昆“应于次日迂回攻击娄山关、黑神庙之敌,坚决消灭之,并乘胜直取遵义,以开赤化黔北的关键”。

11、经过25、26日的激战和反复争夺,最终在红军“正面攻击、两翼包抄”的沉重打击下,黔军兵败如山倒,仓皇南逃,红军则乘胜追击,1935年2月27日,红军重新占领遵义。

12、红军冒着枪林弹雨,冲入敌阵,与敌人白刃肉博,占领关口。敌人向北狼狈逃窜,沿途丢弃武器、烟枪和大量军用物资。四团乘胜追击下关,经南溪口、红花园直扑桐梓县城。潘峰率领的侧翼部队已克桐梓,俘敌数百,缴获大量物资。当天,红二师师部进占桐梓,娄山关战斗大获全胜。

13、娄山关也称太平关,位于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遵义会议开始前,中央红军与国民党军展开了多次斗争,最终以我军歼灭黔军两个团而告终,为遵义会议的召开提供给了宝贵的战争资源,史称第一次娄山关战役。

14、“红军在娄山关战斗中重创黔军4个团,取得了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个大胜仗,因此有人称娄山关是历史上中国革命的转运之关。”夺下娄山关揭开了遵义大捷的序幕,此时战士们的士气备受鼓舞,成为红军长征路上的重要转折。

15、第二次娄山关战役发生在中央红军二渡赤水之后,此次战役正式拉开了遵义战役的序幕,为我军向黔西向东发展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娄山关经过了两次大战役,被载入了中央红军革命历史史册,两次战役的胜利,帮助中央红军实现了挥师北上的伟大战略计划。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娄山关战役的经过,深入解析此次战役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16、娄山关亦称太平关,位于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

17、月25日黄昏,为保证夺取遵义的主力部队打开通道,彭德怀决定改变战略方案,红一、红三军团退守,由红十三军团为主力军,从正面攻打关口,红一、红十军团小部分部队从两翼包抄。红军攻击开始后,敌人虽占据高位,但我军攻势猛烈,士兵分散,黔军害怕后路被截断,即下山占据关口两侧高地顽抗,红军趁势夺占了制高点点金山。黔军仰仗兵多弹足,又多次向娄山关猛攻,都未能得逞,只好退至关口和关南一带高地与我军对峙。

18、通过多番侦查,1月9日,红二师发起娄山关战斗,红四团担任主攻,在团长耿飙、政委杨成武率领下,扫清板桥镇守军1个前哨排,进抵娄山关脚下。考虑到娄山关地势高耸,如正面仰攻,很容易变成敌人的“活靶子”,耿飚决定采用一路正面强攻、一路绕关东小道抄袭进击娄山关。随即四团由板桥分道出发,一营长李光顺率一营以正面佯攻做掩护,沿公路以梯队形式展开向关口推进;二营划分为若干个小部队,从小道包抄,进入娄山关;侦察队长潘峰率侦察队和工兵连从关东侧小路向敌人侧后前进,意在截断敌后路,并袭扰桐梓县城。

19、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板桥镇北10公里与桐梓县交界处,距遵义市市区约50公里。娄山关,又名太平关,亦称娄关,关口处于大娄山山脉主峰。娄山关是川黔交通要道的重要关口,自古被称为黔北第一险隘。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1935年1月初,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占领遵义后,一部继续北进,攻克娄山关,确保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

20、在一渡赤水之后,中共中央北渡长江的决定受到了时局影响,原本打算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战略部署,被张国焘的错误指挥打乱。由于红四方面军指导员张国焘抗拒中央命令,擅自吸引川敌,北攻陕南,为敌军绞杀我军提供了便利,致使遵义地区红军受到国民党军的全力围堵。鉴于严峻的作战形势,我军只能向敌军防御空虚的扎西地区挺进,另谋出路。

21、娄山关是长征的毕竟之地,必须拿下。

22、在此次战役中,中央红军占领了娄山关,修建了防御工事,与乌江一线形成了防御整体。同时,红军在遵义建立了新革命根据地,还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打击封建势力、建立游击部队和革命政权。

23、时值下雨,当红军通信班战士搭敌电线窃听通话,得知敌人东侧空虚,耿飚团长随即命正面部队暂缓进攻、关东侧侦察队和工兵连迅速断敌退路,并袭扰桐梓县城;随后获悉敌人军部命关上守敌撤退、弃关退守桐梓,立即派李光顺率一营正面强攻密集火力,从关南发动总攻,迅猛杀上娄山关。敌人在红军的猛烈进攻下,犹如丧家之犬,丢盔弃甲,向四处逃散。四团战士一鼓作气,乘胜猛追下关,沿南溪口、红花园,直抵桐梓县城,潘峰率领的侧翼部队攻克桐梓,俘敌数百,并缴获大量物资。

24、第二次娄山关战斗是在红军北渡长江无法实施,而国民党军队大兵压境,毛主席审时度势,决定二渡赤水、再占遵义。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类山关则是必须占领的要地。这次战斗主要是由三军团实施的。战斗很艰险,同第一次不同,难度也更大。

25、在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在毛泽东等同志的坚持下,1934年年底至1935年年初,中共中央连续召开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系列会议的召开也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做了重要准备。1月9日当天,红二师师部进占桐梓,娄山关战斗大获全胜。毛泽东同志指挥下的娄山关战斗,是发挥红军运动战优势所取得的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出了重要贡献。

26、月9日,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由板桥分道出发。正面强攻部队即以密集火力从关南发动总攻,迅猛杀上娄山关。敌人利用有利地形,妄图死守关口,向北退却。红军冒着枪林弹雨,冲入敌阵,与敌人白刃肉搏,占领关口。逼迫敌人向北狼狈逃窜,沿途丢弃武器、烟枪和大量军用物资。红四团乘胜追击下关,直扑桐梓县城。潘峰率领的侧翼部队攻克桐梓,俘敌数百,缴获大量物资。

27、娄山关战役后是四渡赤水。

28、三打娄山关是红军在当时形识下的一种册略

29、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二渡赤水,回师黔北,歼灭黔军四个团,攻下娄山关,揭开遵义大捷的序幕,赢得长征以来的第一次巨大胜利,展示了遵义会议的曙光。从此,红军战斗过的娄山关,便成为黔北有名的革命纪念地。

30、通信班又窃听到敌人军部命关上守敌撤退的电话,知道守敌要弃关退守桐梓。正面强攻部队即以密集火力,从关南发动总攻,迅猛杀上娄山关。敌人利用有利地形,妄图死守关口,向北退却。

娄山关战役

31、两场战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准备争夺的地方地势凶险,易守难攻。而红军两场战斗都是找到一条小路绕过敌人防守的正面阵地,从敌人后面开打,然后前后夹攻,最终夺取了阵地。

32、特点:1、娄山关和腊子口是红军长征中打得非常激烈的两次战役,也是以弱胜强的两次大战役。

33、此战,红军歼灭和击溃黔军3个团,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也揭开了遵义战役的序幕。

34、娄山关战役的意义

35、当时红军通信班战士搭电线于敌人电话线上,窃听敌人通话,知敌人东侧空虚。耿飚团长即命正面部队暂缓进攻,命令关东侧侦察队、工兵连迅速断敌退路。

36、娄山关战役

37、遵义会议后,红军准备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但因军情突变,红军二渡赤水,回师遵义,于2月24日攻占桐梓县城。25日再战娄山关,经过反复争夺,激战一天,终于在黄昏前攻下点金山、大尖山,控制了关口。

38、娄山关战役是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此战胜利让疲惫的红军得到了修整的机会,同时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条件。腊子口战役是军事史上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著名战役,腊子口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企图阻止红军北上抗日的阴谋,红军顺利进入了甘南。

39、娄山关亦称太平关,位于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原名娄关,后称太平关。关名的来历,源于古代对娄山山脉的称谓。它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拨1576米,南距遵义市50公里,在遵义、桐梓两县的交界处,北距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古称天险。关上千峰万仞,重崖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川黔公路盘旋而过。据《明史纪事本末》载,万历年间,总兵刘与播州土司杨朝栋曾激战于此。人称黔北第一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清咸丰、同治年间的黔北农民起义,都以全力占领此关。1935年(乙亥年)2月25日至2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与黔军大战娄山关前,经过反复争夺,歼灭黔军两个团。揭开了遵义战役的序幕。两次娄山关战役保证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是我国重要的"红色"基地。往南40公里是著名的遵义董酒厂。作为黔北第一要塞,娄山关景色秀丽,峭壁绝立,是众多游客的常去之地。毛泽东填有《忆秦娥·娄山关》词一首,描写红军指战员英勇鏖战的壮烈情景。现以行草手书体放大镌于高14米,宽25米的大理石碑上,益增雄关声色。

40、年1月,娄山关战役结束,我党随即召开了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新的历史起点。

41、娄山关亦称太平关,原名娄关,后称太平关。位于汇川区与桐梓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关名的来历,源于古代对娄山山脉的称谓。它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拔1576米,南距遵义市50公里,在汇川区与桐梓县的交界处,北拒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古称天险。关上千峰万仞,重峦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川黔公路盘旋而过。据《明史纪事本末》载,万历年间,总兵刘与播州土司杨应龙曾激战于此。人称黔北第一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42、跨过娄山关和腊子口是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所打的非常惨烈的两场战役,也是两场以弱胜强的伟大战役。娄山关战役和腊子口战役是军事史上以弱胜强、出奇制胜的著名战役,也是红军长征进入甘肃境内最关键的一仗。也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举世闻名的革命胜迹。

43、年初,红军在娄山关战役中歼敌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近3000人,取得了自从惨败湘江以来的长征途上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个大胜利。

44、快到娄山关了,我看到到处都是高耸入云的山峰。还没到达娄山关,就已经领略到了娄山关山势的险要。

45、二次类山关战斗,为二占遵义、消灭吴奇伟两个师奠定了基础。

46、月8日近傍晚,第二师第四团赶到娄山关南面的板桥宿营,杨成武趁部队在关下休息,与团长耿飙登上一个山峰观看地形。杨成武说:“只见娄山关雄踞群山之上,峰峦如剑,直插云间,关势险要,真是令人寒噤。”

47、娄山关和腊子口之战是红军长征路上的两场著名战斗。娄山关战斗是在遵义会议以后,毛主席重新出山领导红军后的一次关键战斗,而腊子口战斗是红军走出草地准备进入陕北,结束长征前的最后一次战斗。

48、战斗打响后,黔军两个团的兵力满山遍野地向点金山发起进攻。红军居高临下,连续打退敌人三次反扑,并乘胜追击。在点金山制高点火力的掩护下,红军指战员端上刺刀,挥舞大刀,直冲关口。经过一场白刃拼杀,红军终于占领了娄山关,红军指战员如猛虎下山,一路与敌人肉搏冲锋,直捣黑神庙。红十团和十一团在小箐、牛网屯一线,与黔军交战不到一小时,歼其大部后占领了板桥。

49、年1月7日,红军长征攻克遵义。贵州军阀王家烈、候之担闻讯,慌忙调兵遣将,在娄山关一带设防,以保老巢——桐梓县。

50、娄山关战役和腊子口战役是军事史上著名的战役,也是红军长征进入甘肃最关键的战役。也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举世闻名的革命丰碑。

51、扼守在娄山关上的敌人是从乌江防线溃退下来的侯之担部国民党军对中央红军十分胆怯,听到红军要正面强攻,立即用电话向其军部请求增援,做撤退准备,敌军部电话命令守敌"不准后撤一步",并命其注意警戒关口东边小路,提防红军从侧后袭击桐梓。

52、娄山关亦称太平关,位于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两次娄山关战役保证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是我国重要的“红色”基地。往南40公里是著名的遵义董酒厂。作为黔北第一要塞,娄山关景色秀丽,峭壁绝立,是众多游客的常去之地。

53、年1月6日,中央红军由南向北分三路突破乌江天险后攻占了遵义城。娄山关是遵义通向桐梓的大门,是贵州北方的要冲,若不占领娄山关,遵义城便无险可守,黔军侯之担部两个团驻守在娄山关,企图以重兵和险关阻止中央红军前进。为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新根据地”和黔北防线,以及确保主力部队在遵义休整和遵义会议的安全,军委总参谋长刘伯承下达重要指示:“必须趁敌人在桐梓和娄山关还没有站稳脚根的时候,给他一个猛打穷追,扩大我军的前进基地,攻打娄山关。”

54、娄山关,位于遵义县北大娄山脉中段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中国工农红军曾在此赢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次胜利,来这里感受红色革命氛围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非常合适。

55、前后两次娄山关战役,为遵义会议的顺利开展和红军充分利用贵州复杂地形条件实施机动灵活的运动战和四渡赤水赢得良机,成功扭转了红军战略被动地位,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和蒋介石企图在川、滇、黔边区围歼红军的梦想,为实现长征的北上会师和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担当了挽救中国共产党、挽救工农红军、挽救中国革命的使命。

56、娄山关是遵义的天然屏障,两侧群峰突出,地势险要,史籍中称其“万峰插天,中通一线”。为确保中共中央在黔北遵义建立新战略根据地,确保主力部队在遵义休整和遵义会议的安全,中央军委命令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率部追击向北逃窜的敌军,夺取娄山关,以防御川南之敌向遵义进犯。

57、第二次娄山关战役

58、为确保遵义地区北部安全,红军决定向敌军发起反攻,由夜郎坝小路迂回敌后,阻截敌军。1月10日早,红军与敌军交锋形成激战,同时阻截敌军后方的红军已到,并成功歼灭前来支援的敌军。敌军唯恐全军覆灭,放弃了支援,一直打到黄昏,川黔敌军成功被我军击溃,滥坝子、煤溪河一带皆被我军收复。

59、我们沿着石级爬上着名的娄山关,那里还有四门大炮,我往下一看,通往这个关口的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这时,风呼呼地吹着,令我无法呼吸,更何况红军当时还要作战,真让人无法想象。红军的这种作战精神真令人赞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