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案精选 >

温姓的来源和历史52个

发布时间:2023-03-29 20:22

编辑:admin

温姓的来源和历史

1、温姓,中华百家姓之一,是中华姓氏中一个古老的姓氏。温姓起源有不同说法,最具代表性的是“三源说”和“多源说”。“三源说”主张温姓有三个源头:一是出自己姓,为颛瑞高阳氏之裔,是昆吾氏之子立温国后以国为氏。二是颛顼高阳氏之裔,昆吾氏之子苏国之后,源于苏国己姓。三是认为温氏源于姬姓,为唐叔虞之后。

2、温姓起源五:

3、西周初,温人一支向西迁到甘肃祁连山,与月氏人相遇,成为月氏人中的温部落,再往西迁的温人在新疆南部建立了温宿国,成为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4、温姓出自公孙或子姓黄帝的后裔,以国名为姓。其远祖先是黄帝,近祖先是颛顼,受姓祖先为己平(温平)。

5、温姓起源三:

6、宋、元、明期间,温姓人口的流动主要由中原向西北和向东南两反向移动,初步形成了南北温姓分布的局面。

7、资料拓展:

8、温姓最古老的一个源头就是颛顼帝,最初颛顼的孙子陆终生下了樊,当时樊带领的部落定居在昆吾,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安邑附近,因此而得姓为“昆吾氏”,后来昆吾樊的儿子受封于温国,因此这一脉的子孙就以国为姓,形成了温姓氏族的最早一脉子孙。

9、温姓还有部分源自避讳而改姓,比如在唐朝时期就有一位叫做“刘升”的官员,他是彭城长史刘易从的儿子,因为流放岭表免归而改为温姓,其实这也算是少数民族改姓,还有唐朝的康居国也在归顺后改为了温姓。

10、唐玄宗李隆基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大食国(阿拉伯哈里发帝国阿巴斯王朝)攻破康居国,国王乌勒伽投降并与大食国缔结条约,但于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再次上表,请唐朝政府助其反抗大食国。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封乌勒伽之子咄曷为钦化王,后入居中国,文化上逐渐汉化,自取汉字单姓为温氏,世代相传至今。

11、威海温姓主要有两起源:①来自河南周口,②来自山西祈县。

12、二出自郄姓,亦以邑名为氏。据《广韵》《万姓统谱》等所载,周初、苏忿生在周朝任司寇,被封在温。

13、温姓起源有不同说法,最具代表性的是“三源说”和“多源说”。“三源说”主张温姓有三个源头:一是出自己姓,为颛顼高阳氏之裔,是昆吾氏之子立温国后以国为氏。二是颛顼高阳氏之裔,昆吾氏之子苏国之后,源于苏国己姓。三是认为温氏源于姬姓,为唐叔虞之后。

14、源于蒙古族、回族、满族。

15、源自唐叔虞

16、温姓起源二:

17、一出自姬姓,以封地名为氏。西周初年,周武王封他的儿子叔虞于唐,号唐叔虞。唐叔虞的后代被封于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其后代子孙遂以封地名命姓,称温姓。

18、四回族中有温姓。源自明代融于回民族的苏禄国(今菲律宾苏禄岛)的苏禄东王巴都噶叭哈利之子温喀刺及后裔。

19、温姓是极为常见的中华姓氏,在全国范围内人口可达200万,起源非常复杂,主要有四大源头,一是源自颛顼后裔昆吾氏儿子受封于温国,子孙以国为姓,二是源自唐叔虞后裔受封于河内温,三是源自苏忿生受封于苏国,后迁于温邑而改姓,四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

20、到了唐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武则天又封其大首领笃娑钵提为康居国国王。

21、温姓起源和来历

22、温姓是个多民族、多起源的姓氏,追溯历史,也有众多发姓祖先。归纳起来,主要有六大起源:

23、温姓起源四:

24、源于国名,出自唐朝时期康居国国王,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唐书》记载,唐朝时期,西域地区有个康居国,是大月氏族人后裔所建之国,为著名的“昭武九姓”核心国。康居国,汉语谐音简称康国,位置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康居国设大臣三人,共掌国事。康居国曾有一度兵马强盛,居民多是“赭羯”即战士。唐高宗李治永徽年间(公元650~655年),唐高宗以其地设为大唐安西都护府康居都督府,授其首领弗忽曼为都督。

25、温姓还可能源自姬姓,周成王姬诵姜自己的弟弟叔虞赐封于唐,因此世人将其称为唐叔虞,看唐姓起源和来历就知道,在这之后分化出了姬姓和唐姓,后来唐叔虞的后裔传到第十七代的时候又出现了一位大夫叫做“郤至”,当时效力于晋国,因此受封于河内温,这时世人都称他为“温季”,最终这一脉子孙才以封地为姓,形成温姓一脉。

26、三出自高阳氏,亦以邑名为氏。据《唐温侯碑》所载,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封于温邑,其后以封邑名为氏

27、源自避祸改姓

28、温姓是中华“百家姓”之一。姓氏来源有多种说法,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出自姬姓黄帝的后裔,以国名为姓。其远祖先是黄帝,近祖先是颛顼,受姓祖先为己平(温平)。温姓起源于今河南温县西南,形成宗族、望族是西汉的并州祁(今山西祁县)。

29、源于己姓,出自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夏朝大臣平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距今已有约四千年的历史。

30、汉朝初,温姓已经在山西太原形成望族,在华北地区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汉代的常见姓氏之一。

温姓的来源和历史

31、温姓其实还源自苏姓,得姓始祖就是苏忿生,他原本是周王室的后裔,姓姬,但是因为受封于苏国,人们将其称为苏忿生,不过后来苏国又被迁到了温邑附近,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温县,直到后来苏国被外族占领,最终遗民和王室子孙就以国为姓,形成了苏姓,而苏君当时投奔了卫国,就以邑为姓,改为了温姓,取名温子,子孙就开始继承了温姓。

32、约从晋代开始,温姓族人从河南、山西等中原地区向全国各地播迁,形成了北部晋陕、南方粤赣浙两大块温姓人口聚集区。宋、元、明期间,其人口的流动主要由中原向西北和向东南两个方向移动,初步形成了南北温姓分布的局面。近现代以来,不少温姓族人频频向海外迁徙,因此海内外均有大量温姓族人。

33、温姓起源一:

34、源自颛顼

35、汉、晋、南北朝以后,中国北方战乱频繁,北方地区温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人口急剧减少。一部分人向西北迁移,一部分人与中原其他姓氏一样,为避战乱,纷纷向南方和东南迁移。最终成为南方的著名姓族。

36、源自苏姓

37、明代,温姓人口激增,大约有近1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5%,上升为明朝第111位姓氏,这一数据包括了北部和西北地区的温姓,因此温姓的人口急剧上升。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山西,这两省温姓大约占温姓总人口的65%,其次分布于陕西、陕西、浙江、广东三省。江西为温姓第一大省,约占总温姓人口的46%。全国形成了北部晋陕、南方粤赣浙两大块聚集区。

38、迁徙分布:

39、温姓,是中华百家姓之一,出自公孙或子姓,以国姓为名,温姓起源于今河南温县西南形成望族地是西汉的并州祁(今山西祁县)。

40、“多源说”主张温姓有更多源头:一说唐叔虞之后,受封于河内温,因以命氏;一说郤至食采于温,号曰温季,因以命氏;一说苏生之后;一说颛顼高阳氏后裔平封于温,其后以封邑为氏,此说来源于唐碑。鲜卑族叱温氏、温盆氏和温孤氏均改温氏。唐时,康居国王姓温。刘易从之子昇,流岭表,免归,也改姓温。后来,蒙古族、满族也有改为温姓者。

41、源于改姓,出自唐朝时期官吏刘升,属于因故改姓为氏。史籍《唐书》记载,唐弘道元年(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逝世,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两个月后,武则天废唐中宗,改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唐永昌元年(公元689年),由唐则天顺圣皇后武曌(武则天)称制。

42、两宋时期,温姓大约有2万人,这一数字不包括外族统治下的北部和西北地区的温姓。温姓为宋朝的小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广东和福建三省。南北温姓人口几乎各占一半,全国形成了中原、粤闽两大块温姓人口聚集区。河南为温姓的第一大省,居住了温姓总人口的50%。

43、温姓起源六:

44、姓氏源流温姓源出

45、温在宋朝《百家姓》中,排名第321位,在新百家姓中排名104位。按当今人口多少计算,现有人口190余万,占全中国人口的0.16%

46、温姓其他起源:

47、先期的温姓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中部,主要集中于河南、山西地区。

48、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郤至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广韵》、《万姓统谱》等的记载,西周初期,周成王姬诵封弟弟叔虞于唐,号唐叔虞,字子于。

49、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通志》记载,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有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等氏族部落。在北魏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九~二十年(西元495~496年)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强制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在其过程中,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等氏族部落族人多改汉字单姓为温氏,逐渐文化上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50、源于己姓,出自商末周初大司寇苏忿生的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51、温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21位。

52、温姓是中华“百家姓”之一。姓氏来源有多种说法,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出自姬姓黄帝的后裔,以国名为姓。其远祖先是黄帝,近祖先是颛顼,受姓祖先为己平(温平)。温姓起源于今河南温县西南,形成宗族、望族是西汉的并州祁(今山西祁县)。根据公安部2009年身份证数据库的数据统计,温姓人口数量约190万,在中国各姓氏中排名第10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