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案精选 >

韬光养晦下一句是什么-22个优选

发布时间:2023-03-29 20:21

编辑:admin

韬光养晦下一句是什么

1、韬光养晦:韬光是隐藏自己的光芒,养晦是处在一个相对不显眼的位置。它和低调的意思基本相同,这是一种优秀的策略。

2、“养晦”的字面意思是隐形遁迹,修身养性,引申之意为隐退待时。《诗经》中有“遵养时晦”之记。《宋史·邢恕传》中则有“公著荐于朝,得崇文院校书;王安石亦爱之。因宾客喻意,使养晦以待用,恕不能从”一段历史公案。

3、意思是掩藏光彩。

4、韬光养晦对应下一句厚积薄发。

5、上善若水,是一个成语,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且又容纳万物。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6、韬光养晦的后半句是厚积薄发。

7、“逐”,读音为zhú,最早见于商朝甲骨文时代,在六书中属于会意字。“逐”的基本含义为强迫离开,如逐客令、放逐;引申含义为依照先后次序,挨着,如逐步、逐个。

8、晦:隐藏。

9、“韬光养晦”由“韬光”和“养晦”两个词语组成。“韬光”的字面意思是收敛光芒,引申意义为避免抛头露面。最早出现在南朝梁国太子萧统所写的《靖节先生集序》。其序中有“圣人韬光,贤人遁世”一句。《晋书·皇甫谧传》中又有“韬光逐薮,含章未曜”之说。

10、隐藏才能,不使外露。韬光养晦”由“韬光”和“养晦”两个词语组成。“韬光”的字面意思是收敛光芒,引申意义为避免抛头露面。

11、意思是掩藏光彩。它的原句是“韬光逐薮,含章未曜”,意思是掩藏光彩才能游荡于田野,蕴含着美质但是不显耀。这句话出自《晋书·皇甫谧传》,这句话也是“韬光养晦”这一成语的由来。“韬光”最早出现在南朝梁国太子萧统所写的《靖节先生集序》。其序中有“圣人韬光,贤人遁世一句”。《晋书·皇甫谧传》中又有“韬光逐薮,含章未曜”之说。

12、“薮”,读音为sǒu,最早见于《说文》中,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薮”的基本含义为生长着很多草的湖泽,如薮泽;引申含义为人或物聚集的地方,如渊薮。

13、韬:按捺,柔化,隐藏;

14、厚积薄发: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15、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16、韬光养晦的意思,韬光是隐藏自己的光芒,养晦是处在一个相对不显眼的位置。它和低调的意思基本相同,这是一种优秀的策略。韬光养晦还包括谦卑的意思,就是甘愿让对方处在重要的位置,让自己处在次要的位置。易经谦卦说:谦卑...

17、指掩藏才能游荡于草野。

18、养:休养,培养;

19、“韬光养晦”由“韬光”和“养晦”两个词语组成。“韬光”的字面意思是收敛光芒,引申意义为避免抛头露面。最早出现在南朝梁国太子萧统所写的《靖节先生集序》。其序中有“圣人韬光,贤人遁世”一句。《晋书·皇甫谧传》中又有“韬光逐薮,含章未曜”之说。韬:按捺,柔化,隐藏;光:锋芒,外露的锐气。引申为突出的、外露的才华、能力、荣誉等;

20、指隐藏锋芒,在不显眼的地方养精蓄锐,休养生息。

21、光:锋芒,外露的锐气。引申为突出的、外露的才华、能力、荣誉等;

22、韬光氍毹:藏身于舞台,韬光养晦。氍毹:毛织的布或地毯。旧时演剧用红氍毹铺地,因用以为歌舞场、舞台的代称。韬光:敛藏光采。  这个词出自郭德纲的“不惑但从今日始,韬光氍毹正当年。忍忍忍,难难难。身处池畔,自浊自清自安然。若不登高看,怎知海天蓝。人到用时仁义少,事无经过不知烦。静坐思过观花谢,三省吾身饮清泉。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偷笑钓鱼船。(三十九岁生日所作,虚岁四十,年届不惑,几句残言,聊以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