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说说集合 >

陶渊明的诗菊花优选汇总33句

发布时间:2023-06-11 22:32

编辑:admin

陶渊明的诗菊花

1、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2、这首诗是诗人挂官回乡隐居,沉醉于山水田园的悠然自得的心境,和对人生的真正领悟。

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4、《菊花》全诗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2、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持胶靡由,空服九华。

6、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7、诗人当然被眼前的菊花所吸引,专心致志地绕篱观赏,以至于太阳西斜都不知道。

8、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陶渊明《和郭主簿》

9、该诗的前两句写赏菊的实景,第一句用一个比喻,将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秋菊满院盛开的景象便不难想象了。

10、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11、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2、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13、《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14、释义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15、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1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7、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18、它那闲适淡雅的气质正是陶渊明所向往的生活状态。而它凌寒独立,啸傲风月的形态和它那“擢颖凌寒飙”、“秋霜不改条”的品质,也完美的契合了清高的雅士形象。

19、陶渊明写菊花最为著名的诗句应该是《饮酒》其五的一首五律:

20、和郭主簿·其二

21、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22、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23、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

24、作者简介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举明经书判入等,补校书郎。年五十三卒,赠尚书右仆射。自少与白居易倡和,当时言诗者称“元白”,号为“元白体”。有《元氏长庆集》。

2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26、魏晋·陶渊明

27、陶渊明爱菊花,显然不只是爱菊花的美。菊花贵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孤傲,高洁,隐逸,洒脱,傲放在百花凋零的秋冬之际,自带一种超凡脱俗的光环。

28、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29、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赏析】元稹的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这首《菊花》诗写了诗人观赏自家种植的菊花和自己偏爱菊花的原因。作者没有正面描绘菊花的姿态和精神,而是用流畅明白的语言,对菊花独自开放于百花凋谢之后的可贵进行了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无疑是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30、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陶渊明《饮酒·其四》

陶渊明的诗菊花

31、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诗,虽然写的是咏菊这个寻常的题材,但用笔巧妙,别具一格,诗人独特的爱菊花理由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并且发人思考。诗人没有正面写菊花,却通过爱菊,侧面烘托它的优秀品格,美妙灵动,意趣盎然。该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

3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33、出自周敦颐的《爱莲说》原文选段: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扩展资料:写作背景:据清邓显鹤《周子全书》《年谱》记载:“八年癸卯。先生四十七,正月七日,行县至于都,邀余杭钱建侯(拓)、四明沈希颜游岩题石,并有诗刻石。五月,作《爱莲说》,沈希颜书,五抟篆额。钱拓上石,即十五日事也。”先生四十七,即嘉祐八年(1063)。《赣州府志》记有爱莲书院,云:“爱莲书院在城北,其地原为督学试院,有周茂叔莲池遗迹。”又有爱莲亭条目:“濂溪书院旧在东北玉虚观左······”这些记载充分证明,北宋嘉祐六年(1061)至治平元年(1064)周敦颐任虔州通判时,已建莲池,并于嘉祐八年五月在此地已挥笔题写《爱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