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说说集合 >

论语第二章【87句文案】

发布时间:2023-06-05 17:41

编辑:admin

论语第二章

1、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刑政、法制是治理国家的底线,这是其作用所在。

2、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4、罔:迷惑

5、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7、论语第二篇是为政篇,主要讲一些当权者为政的方法和措施。

8、学:学习

9、子曰:“《诗》三百,一言蔽之,曰:‘思无邪’。”

10、子张问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2、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13、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好像很愚钝。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愚钝。”

14、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问;三十岁确立自己的学说;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15、《论语》为政篇第二篇全文:

16、成语原文

17、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8、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9、孝,还是要真正发自内心,而不是停留在具体的孝行上。

2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ài)。”

21、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2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3、思而不学则殆

24、【原文】

25、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6、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惘然无知而没有收获。

27、学而不思则罔

28、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29、成语出处

30、孟懿子问怎么行孝,孔子说:“不要违背于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于礼。”樊迟说:“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论语第二章

3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2、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33、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无不出于真情(都是真情流露,没有虚情假意)(也有说思想纯正无邪,似解不通)。”

34、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35、本文主要讲如何了解别人的问题。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全面了解观察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埋得了的。

36、子游问行孝之道,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37、孟武伯,出身贵族,骄奢淫逸,有声色犬马诸多切身之疾。对他的父母而言,保持健康,让他们安心而无牵挂,就是做儿女的孝啊。

38、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39、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三十岁时可以立身处事,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可以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可以随心所欲,都不越出规矩。”

40、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矩。”

41、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4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也礼,有耻且格。”

43、子夏问怎么才叫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44、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5、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很多,《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思无邪”来概括它。

46、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如何行孝道。孔子说:“父母他们只是担心你的疾病啊。”

47、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8、译文:孔子说:“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它的位置上,其它星辰环绕着它而摆布。”

49、子曰:“君子不器。”

50、《论语•为政第二》

51、原文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

52、“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53、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

54、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55、基本释义

56、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这里礼的核心是尊重。

57、而:但是,表转折

58、为政篇第二

59、思:思考

60、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论语第二章

61、孔子说:诗经300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思想纯洁‘’

62、子张请教求得俸禄的方法。孔子说:多听,把不明白的事情放在一边,谨慎地说出那些己经明白的事情,就能少犯错误。多观察,不明白的保留在心中,谨慎地做已明白的事,就能减少事后后悔。言语少犯错误,行动很少后悔,自然就有官职俸禄了。

63、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64、译文:孔子说:“以政令来教导,以刑法来管束,百姓免于罪过,但是不知羞耻;以德行来教化,以礼治来约束,百姓知道羞耻,还能走上正途。”

6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66、译文: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呢?”孔子说:“《书经》上说:'最重要的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再推广到政治上去,这就是参与政治了,不然如何才算参与政治呢?

67、《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8、《论语》第二篇全部经文很多,今选其一章经文如下:

69、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日:“《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70、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71、【译文】

72、所谓“思无邪”,指其所言都是发自内心真实的感受,是实事求是的表达,而没有掺杂私人的欲望念想。

73、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74、【评析】

75、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76、《论语》第二,为政篇。

77、《论语·为政》

78、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79、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0、这一章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不满意那种“终日不违”,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只是盲目接受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蠢人。

81、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82、《论语·为政》的内容,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惘然无知而没有收获。

83、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的经历,考察他安于什么(目标),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84、本篇还是谈论孝的问题。孝心比孝行更重要。

8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86、孔子说:“君子不要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87、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