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说说集合 >

论语20章原文-集锦161句

发布时间:2023-05-30 16:17

编辑:admin

论语20章原文

1、《论语》主要内容:

2、孔子说:“冉求,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周天子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的,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5、论语第十六章季氏篇

6、这句话表明人们在为人处事的时候需要注重信用和礼仪,同时要保持亲情关系,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8、(7)《述而》873字

9、·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0、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11、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12、(6)《雍也》816字

13、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4、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15、《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

16、由此可见,孔子在《论语》中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为后人树立了行为准则和人生哲学的范例。

17、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子路篇原文原文

1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19、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

20、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21、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22、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23、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

24、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6、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27、《论语》一共20篇,将20篇字数相加,可得出《论语》的总字数为15918字。每篇字数如下:

28、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29、《论语》第十三篇原文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0、《论语》为政篇第二篇全文:

论语20章原文

31、《论语》第13章⼦路

32、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3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4、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3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6、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37、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38、(10)《乡党》642字

39、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40、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4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2、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43、有人对孔子说:“你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44、同时也提示人们要注重内心的修养和心态的管理,这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45、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46、译文: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快要攻打颛臾了。”

47、·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48、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

49、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50、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5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52、贫穷的人往往很难不抱怨,而富有的人往往很容易变得骄傲自满。

53、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54、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55、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56、(15)《卫灵公》904字

57、《论语》是一本书,一共有十二章,原文太长了,可以搜一下。

58、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59、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60、解释原因:这句话中的“贫”和“富”指的是物质财富,而“无怨难”和“无骄易”则是指一个人的心态。

论语20章原文

61、(8)《泰伯》613字

62、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63、「原文如下: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64、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65、(13)《子路》1035字

6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67、·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6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69、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70、子曰:“君子不器。”

71、内容延伸:这句话告诫人们要保持平衡的心态,不管贫穷富贵,都要学会知足常乐,不要陷入过度的抱怨或骄傲中。

72、孔子说:“(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73、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74、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75、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76、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77、《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78、冉有说:“季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个人都不愿意。”

79、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80、论语有点长,先来一点试一试。

8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8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83、(5)《公冶长》869字

84、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85、这句格言强调了学习与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君子”的特征。

86、这是因为人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总是会想要更多,如果不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态,就容易失去平衡。

87、(4)《里仁》501字

88、(19)《子张》842字

89、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90、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费邑很近。现在不把它夺取过来,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

论语20章原文

9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92、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9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94、”这是《论语》第十三篇中的一句话。

9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96、第十三章子路篇

97、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98、·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99、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100、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01、(2)《为政》579字

102、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103、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104、《论语》第二篇全部经文很多,今选其一章经文如下:

105、(3)《八佾》689字

106、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07、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108、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09、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110、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111、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12、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

1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114、(11)《先进》1054字

115、(14)《宪问》1340字

116、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做法。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

117、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118、(9)《子罕》806字

119、·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2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论语20章原文

12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22、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3、⼦路问「政」。⼦⽈:「先之,劳之。」请益。⽈:「⽆倦。」

124、(1)《学而》493字

125、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126、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127、(12)《颜渊》992字

128、【第一篇:学而篇】

129、(16)《季氏》863字

130、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131、子张请教求得俸禄的方法。孔子说:多听,把不明白的事情放在一边,谨慎地说出那些己经明白的事情,就能少犯错误。多观察,不明白的保留在心中,谨慎地做已明白的事,就能减少事后后悔。言语少犯错误,行动很少后悔,自然就有官职俸禄了。

132、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133、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134、子张问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35、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136、(18)《微子》618字

137、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138、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

139、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140、原文如下:

141、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142、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43、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144、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145、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146、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47、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148、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49、·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15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论语20章原文

151、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152、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153、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154、(20)《尧曰》370字

155、·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56、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15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58、)《阳货》1019字

159、《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

160、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全文共11705字。

161、【译⽂】⼦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说:“做在⽼百姓之前,使⽼百姓勤劳。”⼦路请求多讲⼀点。孔⼦说:“不要懈怠。”

上一篇:抖音个性名-集合73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