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说说集合 >

党史小故事及感悟【精选65句】

发布时间:2023-05-26 15:41

编辑:admin

党史小故事及感悟

1、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践行者,我们要牢记肩负的使命,始终保持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位置,不断提高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和水平,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2、红军长征途中,后有追兵,前有堵截,物资缺乏。战士们不知穿烂了多少双草鞋,才最终抵达陕北。今天的《党史故事汇》,我们要来看一双特殊的草鞋,它不仅伴随着主人跨过两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路,还记载了红色年代里一对革命恋人,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

3、红四军挺进梅州

4、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2011年落成。碑上'胜利曙光'四个大字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上将题写。此碑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草地在班佑河一次牺牲人数最多的数百红军烈士而建。

5、故事六:“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6、●班佑烈士纪念碑

7、月25日晨,红四军一、二、三纵队6000多人,分两路从蕉岭出发向梅城挺进。下午,红四军大部队挺进梅县石扇、杨文,4时左右进抵大浪口。随即直捣北门祖庙,抢占了金山顶,控制全城。驻守梅城的敌军,听到红四军进城后不击而溃,逃离梅城。

8、月底,红军右路军相继走出草地,红三军团在若尔盖阿西茸牙弄寨休整,那时正是当地粮食收获的季节,彭德怀听到还有将近六、七百人因为饥饿滞留在班佑草地没有过来,马上叫来十一团的政委王平,命令他带上新筹集的粮食赶到山那边的班佑草地去接应他们。

9、谢志坚病重期间也曾让他的儿孙多次搀扶他来到纪念馆看看这双绣球草鞋,这双绣球草鞋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战士爱情故事的结晶。

10、“红四军挺进梅州,是中共中央的指示和当时扩大革命根据地战略方针的贯彻,对当时广东东江地区、特别是粤东梅州地区土地革命产生了积极影响和巨大推动作用。”江文秀介绍说,1929年1月,由于革命的需要和形势的发展,红军第四军(亦称朱毛红军)下井冈山,相继向赣南、闽西和粤东北梅州地区进军,开创了土地革命战争的新局面。而这一举措,也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11、故事七:八块六毛钱的遗物

12、据党史资料记载:1935年8月底红军过草地时,由于海拔高、气候恶劣,红军队伍装备简陋,许多战士因饥饿、疾病而掉队。彭德怀率领的3军担任后卫,负责收容伤病员及掩埋牺牲人员。8月28日,三军主力走出草地到达阿西牙弄(农区)一带休整,军长彭德怀命令3军11团政委王平率一个营的兵力,带着刚刚凑集到的粮食返回草地,接应滞留在班佑热曲河那边的红军战士。王平率队走到热曲河边,用望远镜观察,见对岸至少有七八百人,背靠背坐着,一动不动。过河后才发觉,他们都牺牲了……最后发现一个小兵还有点气,但没等背出草地,也牺牲了。这是长征过草地时有史料记载牺牲人数最多的已次。

13、故事三:在最黑暗的时代,他真情讴歌可爱的中国

14、邓玉芬,北京市密云县水泉峪村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却在抗日战争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把丈夫和5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沙场。这是对革命理想信念凝重的诠释。正是这为国忘家、为公忘私、无私奉献的精神,“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初心”,推动中国革命取得成功。从1921年至1949年,总共300多万共产党员为国捐躯。

15、根据史料记载,为了迎接红四军入粤,东江、梅州党组织进行了一系列的策应工作,从组织、军事、政治、后勤保障等工作进行调整部署,足以证明对红四军入粤的重视与欢迎。

16、故事九:战斗英雄隐姓埋名60多年

17、年11月,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第二道封锁线,陆续抵达湖南汝城县。在沙洲村,三位疲惫不堪的女红军在军队驻扎休整时借宿在村民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她们对徐解秀说:“等革命成功后,一定要送你一条完整的新棉被。”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18、我们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并不是用稻草编制而成,它是用黄麻,麻绳是非常的柔软耐磨。打草鞋的姑娘叫春秀,绑绣球的红军战士叫谢志坚。

19、通过学习《手举马灯照万人》党史故事,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村妇联主席,通过对党史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只有了解党的发展历程,汲取党史中的智慧,才能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坚定永远跟党走的决心,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20、故事二:面对死亡,他高呼“共产党万岁”

21、近日,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无意中读到了“半截皮带”的故事,这个故事给我印象特别深刻。“半截皮带”无不反映红军长征的这段艰苦岁月,见证了无数共产党人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

22、陈望道是《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作为党史中的重要人物,追溯陈望道的人生历程,感悟其信仰的坚定和使命的担当,有助于增强我们在新时代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23、●红军过草地

24、“红军进城后,立即张贴布告,维持城市秩序,并与地方党组织取得了联系。”江文秀说,由于红军的政治宣传工作和群众工作做得好,梅城很快就恢复了秩序。

25、初春时节,细雨蒙蒙。穿过熙熙攘攘的梅城江北老街,更能感受其中的梅州历史记忆。作为梅州文脉的见证,梅州学宫始建于北宋年间,曾几经损毁、重修、扩建、改建。至清末,孔庙建筑计有大成殿、明伦堂、魁星楼、崇圣祠、棂星门、仪门、戟门、东西庑、泮池等,可谓蔚为大观。

26、月24日晨,红四军抵达蕉岭县城。“红四军从松源出发时制定的计划,是打下蕉岭后经平远进入兴宁、五华,然后到达东江赤色区域。”江文秀翻阅着史料介绍,在蕉岭当天,红四军即侦探得知梅城没有正规部队,只有本县警卫队守城,于是临时改变原计划,转而进攻梅城。

27、朋友们,当我们在寒冷的夜晚,悠然的窝在被窝里,拿着手机刷着短视频,或是与家人朋友欢聚在一起的时候,是否还记得那些长眠在长征路上的先辈、是否还记得那些为新中国牺牲的革命烈士,是他们用血肉的身躯换来了我们当下安宁、祥和的每一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征路,在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上,您是否也同样怀揣着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如同我们的先辈一样,义无反顾地投身其中,勇往直前?您是否也能在那个艰苦卓绝的时代“舍小我而利公,行大道而忘我”?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过好眼前的每一天,是我们对英烈最好的告慰,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为自己、为家人、为祖国!

28、回望近百年风云激荡的历程,不变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接续奋斗的精神密码,也是推动我们的事业在各种风险和挑战中不断发展壮大的磅礴力量。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是抱定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正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走近榜样,学习榜样,在对历史的回顾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将初心和使命镌刻于心,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

29、这一段悲壮的历史,深深刻在了王平上将的脑海中,让他时刻不能忘怀、悲痛不已。2008年至2009年,王平上将的儿子范晓光两次来到若尔盖班佑草地考察,牵头准备在班佑草地修建烈土纪念碑。终于2011年9月28日,大型雕塑群《胜利曙光》在班佑草地落成。

30、●《走过雪山草地》剧照

党史小故事及感悟

31、故事五:她把5个孩子全部送上前线

32、或许爱是最好的护身符,他带着这双草鞋纵横了两万五千里,在解放之后又回到了于都。回到于都之后,他开始寻找未婚妻春秀姑娘,当他得知在他走后不久就,春秀姑娘在和国民党军作斗争时就壮烈牺牲,他带着这双草鞋来到春秀姑娘的坟头嚎啕大哭,从此这双草鞋变成了谢老一生的牵挂。

33、“远征西涯整十年,苦乐桑梓在高原”,孔繁森生前留下的这首诗,生动概括了他在高原的工作状态。在藏十年,他为西藏的发展呕心沥血,倾尽所有。殉职后,人们在他的遗物里发现了仅有的八块六毛钱和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去世25年后,他留下的那句话——“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早已成为党员领导干部共同的精神财富。

34、青山有幸埋忠骨,这座名为《胜利曙光》的纪念碑,采用写实的艺术手法,沉郁而凝重地再现了当年数百名红军将土在草地不幸集体殉难的真实历史故事。它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千辛万苦走过草地却牺牲在最后一刻的数百位红军战士,更是对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扬,红军经历的苦难与艰辛,必将成为激励后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35、“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当年,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胶鞋,焦裕禄踏遍了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在盐碱区,他经常抓一点碱土放在嘴里品尝,说出咸的是盐,凉丝丝的是硝,又臊又苦的是马尿碱,这让和盐碱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农目瞪口呆。无论瓢泼大雨,还是风沙漫天,别人往屋里跑,焦裕禄总是往外冲,即使在病重期间,他也拒绝只看材料听汇报。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36、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讲解员钟雪燕

37、血战湘江,激战娄山关,四渡赤水,一场恶仗接着一场恶仗,但谢志坚一直把这双草鞋珍藏在他的行囊当中。长征路上,这双草鞋只穿了两次,一次是部队过金沙江,当地百姓用船送红军过江时,谢志坚想起了度过于都河和春秀送草鞋的情景,他穿上了这双草鞋。还有一次是强渡大渡河,战斗激烈,随时都有牺牲的可能,谢志坚又一次穿上了这双草鞋,他觉得死也不能与春秀的草鞋分开。

38、方志敏,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在狱中最艰苦的环境下,犹殷殷讴歌《可爱的中国》。他说“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他用生命讴歌、用鲜血浇灌的“可爱中国”如今已经屹立世界东方。

39、世纪80年代,谢志坚把自己珍藏的草鞋捐献给了长征出发纪念馆。为了纪念春秀姑娘,他特意在草鞋上绑上了一对绣球。

40、—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背后的故事

41、这让⾃⼰想到了⾃⼰的经历,由于家庭⽐较贫穷和困苦,由于受⽗母的影响,看到周围的邻居有的去了县城去⽣活,在只⾔⽚语中得知外⾯有那么多⾃⼰不知道的内容和新鲜、新奇的事情,那时候内⼼中就产⽣了⾃⼰也要追求这样的⽣活的念头和想法,带着这样的⽇思梦想的追求去读书、去向往这种⽣活。后来由于家庭的原因没有达到这样的想法,但脑海中的追求没有减弱,反⽽更加强烈。就去了我们县城的商业电脑学习计算机知识,因为当时得知这所培养学校可以分配学员到北京去⼯作,也就是出于这种想法,⾃⼰努⼒去学习专业知识,从⽽实现了第⼀批分配北京的事实和念头。

42、●“胜利曙光”纪念碑

43、年,8.6万名中央红军主力集结于都,每人的行囊里至少装有两双草鞋。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里,珍藏着一双与众不同的草鞋。在鞋尖上绑着小绣球。这双草鞋,随着他的主人一起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又回归起点。

44、故事八:住窝棚的老地委书记

45、如果不是2018年的一次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没有人知道在这个小小的县城里,住着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英雄。湖北省来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信息采集专班工作人员聂海波在信息采集中,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一位看似普通的老人竟然拥有多项沉甸甸的奖章和证书。再三询问才得知,95岁的张富清老人战争年代曾荣立过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战斗英雄。1955年初,张富清退役转业时选择了最艰苦的边陲县城——鄂西恩施州来凤县,一待就是一辈子,战斗英雄的身份,连他的子女都不知道。如今,回忆往事,老人动情地说,相比牺牲的战友,自己经非常知足了,自己没有资格居功自傲,更不能给国家添麻烦。

46、高举革命旗帜

47、距离梅州学宫不远处的梅江区委党史研究室里,江文秀翻阅着史料,在笔记本上记录着。他所翻阅的史料篇章题为《红四军挺进梅州》,那是一段发生在1929年的革命历史,其中一个重要地点便是梅州学宫。

48、王平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红三军在草地里走了整整七天,终于进到班佑。我们红十一团过了班佑河,已经走出七十多里,彭德怀军长对我说,班佑河那边还有几百人没有过来。命令我带一个营返回去接他们过河。刚过草地再返回几十里,接应那么多掉队的人,谈何容易。我带着一个营往回走,大家疲惫得抬不动腿。走到河滩上,我用望远镜向河对岸观察,那边河滩上坐着至少有七八百人。我先带通讯员和侦察员涉水过去看看情况。一看,哎呀!他们都静静地背靠背坐着,一动不动,我逐个察看,全都没气了。我默默地看着这悲壮的场面,泪水夺眶而出。多好的同志啊,他们一步一摇地爬出了草地,却没能坚持走过班佑河,他们带走的是伤病和饥饿,留下的却是曙光和胜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一个一个把他们放倒,一方面是想让他们走得舒服些,一方面再仔细地检查一遍,不能落下一个还没有咽气的同志。最后发现有一个小战士还有点气,我让侦察员把他背上,但过了河他也断气了。我们满含泪水,脱下军帽,向烈士们默哀、鞠躬告别,然后急忙返回追赶大部队。”这数百位战士的牺牲,也是红军长征过草地有史料记载牺牲人数最多的一次。

49、读了《半截⽪带》的故事,让⾃⼰真实体会到信仰带来的能量。故事中最令⾃⼰震撼的就是当班长拿出⼩战⼠周⼴才的⽪带,⽤⼑慢慢地切起来,⼀⼑两⼑,看见⾃⼰⼼爱的成为战例品的⽪带被切成⼀段⼀段的,周⼴才再也忍不住嚎啕⼤哭起来对班长说:“班长,别吃了,我不饿。”说着说着,他⼀⼿从班长的⼿⾥抢过⽪带,对⾝边的战⼠说:“同志们,咱们不吃了,我们把它留下当作纪念吧,我们带着它去延安见⽑主席。”这就是信仰的⼒量,因为有这种追求和⼒量的⽀撑,周⼴才最终⾛出了草地,到达了⽇思梦想的延安。

50、《南湖魂:嘉兴党史人物传续集》所收编的革命烈士和党史人物曾经是那样的平凡和普通,可历史造就了他们,时代锤炼了他们。

51、一处简陋的窝棚,是一位退休的地委书记住了整整22年的地方。1988年,当退休的杨善洲承包了山林准备植树时,有人说老书记终于要为自己挣钱了,杨善洲听完一笑了之。2010年春天,杨善洲把花了20多年心血种植起来的价值3亿多元的林场,无偿捐给了国家。几个月后,这位有者58年党龄的共产党员去世了。

52、春秀和谢志坚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为了支持谢志坚的革命工作,他们俩的婚期一推再推。1934年10月,队伍集结完毕,即将出发,春秀连夜赶制了双草鞋交到了谢志坚的手中。

53、故事四:“半床棉被”

54、鲜红的党旗,弥漫的硝烟,铮铮铁骨,凛凛正气,南湖畔的优秀儿女以满腔热血和无私无畏的精神,献身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有的在大革命的风暴中叱咤风云,有的在土地革命的暴风骤雨中披荆斩棘,有的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血洒疆场,有的在黎明前的炮声中含笑九泉。

55、他们用青春年华为时代伴奏,用鲜血和生命为新中国歌唱。

56、红四军进军梅州,并不是长驱直入,亦不是大部队统一进军的。1929年10月19日,根据中央指示,由军长朱德、参谋长朱云卿率领3个纵队6000余人,从闽西上杭、武平出发挺进东江。当天,前锋一纵队在林彪率领下抵达梅县松源,在五里桥附近与敌军一个营发生遭遇战,敌军一触即溃。20日,朱德率2000多人从石下坝到松源。21日至22日,二纵队也集结在松源。22日,陈毅和罗欣然等也来到松源。

57、那是1935年的8月,红军右路军经过草地陆续到达班佑一带,由于草原海拔高、气候恶劣,红军队伍装备简陋,许多战士因为饥饿、疾病、寒冷而掉队。过草地时,彭德怀的三军团负责殿后,收容掉队的红军战士,病重的周恩来、王稼祥都由三军团将士用担架抬着走出了草地。

58、时至今日,仍能在江北老街看见些许当年的革命标语印记。对于居住在梅城的老一辈,或多或少听说过这段历史。“我小时候,就听我爸爸经常讲起红四军攻占梅城的革命故事。”时常到梅州学宫散步的李叔如是说。

59、今天我要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走过的班佑草地上,如果您到过那里,你会看到那广袤无垠的草原上矗立着一座高18米、宽24米,重达1800多吨的红色雕塑——“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这座纪念碑名为《胜利曙光》,碑名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上将亲笔题写,纪念碑的主体由24尊神态各异的红军人物形象和一面直刺苍穹的军旗组成。这里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座纪念碑?这座造型独特的纪念碑究竟纪念了一段怎样悲壮的故事?请您听我细细讲来。

60、虽然中间经历过坎坷、挫折和婚姻的磨难,但脑海中留在北京的念头却⼀刻没有变化,这种念头⽀撑着⾃⼰留了下来,⽀撑着⾃⼰坚持到现在,才逐渐认识到念头其实就是理想信仰的⼀个⼩⼩的组成部分,也是与其不可分割的⼀个整体,所有的念头和想法集合在⼀起,就组成了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就可以在⾏动中追求到我们想要达到的⽬标、梦想。这就是信仰的⼒量,也是我们每个⼈追求的⼈⽣最⾼的境界和奋⽃⽬标。

党史小故事及感悟

61、傍晚,红四军已全部进入梅城,攻占粤东重镇——梅城。当即成立东江革命委员会,颁布署名毛泽东、朱德、古大存、刘光夏、陈魁亚、朱子干、陈海云7人为主席团的《东江革命委员会关于公布执行土地政纲的布告〈第177号〉》。

62、月25日晚,朱德召集梅县党团负责人会议,指示4项任务。26日晨,梅县县委书记廖白(祝华)偕副书记黄耀寰(日彬)、干部陈任之与赤卫队二三十人,以及东江革命委员会机关进驻梅城孔庙明伦堂。

63、国家博物馆收藏着一座绞刑架。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等20位革命志士就是在这座绞架下英勇就义的。作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面对死亡,李大钊高呼“共产党万岁”。他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敌人虽然夺走了他的生命,但他开创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可磨灭,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

64、想想这⼀路⾛来,之所以可以坚持到现在,关键还是因为有集体这个平台,有易家⼈最终的陪伴,有⽼师这座⼈⽣的灯塔始终在照亮着⾃⼰⼈⽣的⽅向,指明着⼈⽣的⽬标,从⽽没有让⾃⼰迷失在茫茫的碌碌⼈海中⽽消亡。

65、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一部新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一部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先进性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