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说说集合 >

论语读书有三到35句精选

发布时间:2023-05-26 15:38

编辑:admin

论语读书有三到

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真正的智慧。

2、作者:孔子朝代:春秋末期

3、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

4、读书有三到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能坚持学习的人不如喜欢学习的人的学习效果好;喜欢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为乐的人的学习效果好。

6、“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句话的意思是: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读书要专注,专注才能够深入领会文章的意思,如此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8、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

9、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0、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1、原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2、《论语》三则中第一则提出了学习中绝不能弄虚作假,不懂装懂,而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正确态度。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随时随地向别人取长补短。

13、此三者缺一不可。

14、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

15、与诸弟书

16、原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7、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18、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19、作者:曾国藩朝代:清代

20、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

21、《古人谈读书》是三则关于古人读书的言论总编,从《论语》、《训学斋规》、《曾文正公全集》三部文献中总结古人读书的方法。

22、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23、原文: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24、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

2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6、论语三则告诉我们读书要练习、实践、思考。

27、第三则指出了学习《诗经》能够产生的多方面的学习效应。

28、作者:朱熹朝代:宋

29、首先要广泛地学习文献典籍,了悟自然之理,并时时践行,那样的喜悦是发自内心的。第二,自己学有所得,要和大家分享,共同进步,这是一件快乐的事。第三,要有耐心,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别人不了解也不怨恨。这三个方面非常全面地概括了学习的三个方面。

30、第二则以对颜回这一正面榜样的称赞,倡导了勤学苦学,以学为乐的学习精神。

论语读书有三到

31、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3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3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4、有志、有识、有恒,三者缺一不可。

35、出自《弟子规》的“余力学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