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说说集合 >

孔子的事迹,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06-01 13:25

编辑:admin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孔子的事迹和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1、步入仕途:鲁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亓官氏生子。据传此时正好赶上鲁昭公赐鲤鱼于孔子,故给其子起名为鲤,字伯鱼。孔子自20多岁起,就想走仕途,所以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是年孔子开始为委吏,管理仓库。 2、出仕修经:鲁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季氏家臣阳虎擅权日重。孔子称之为家臣掌政。所以孔子不上任,退隐而修著《诗》、《书》、《礼》、《乐》,众多弟子跟着孔子走遍各国,跟随他学习。 3、周游列国:鲁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孔子离开卫国回到鲁国。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吴国使人聘鲁国,就“骨节专车”一事问于孔子。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孔子由鲁国来到卫国。 4、驾鹤西归:鲁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终年七十三岁,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唯独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弟子及鲁国人从墓而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的故居改为庙堂,孔子受到人们的奉祀。 扩展资料: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读书故事?

孔子读书的故事 孔子晚年勤读《易经》,一有时间就看,反复翻阅,致使竹简上的牛皮绳多次脱断。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还不满足,他还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内容了。”看见孔子那么努力的学习,我们也要向他一样热爱读书。

孔子有哪些著名故事?

孔子,古代中国著名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言行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著名故事。最著名的故事之一是:有一次,孔子进入了一家酒馆,看到了吵闹不堪的顾客,于是他离开了这里。 当他沿街行走时,他看到了一个妇女哭泣。 孔子询问她的情况,她告诉他,她的丈夫和兄弟都因为为国尽忠而殉职了,而她的婆婆则因为缺少饮食而濒临死亡。 孔子立即向各种贫穷的家庭乞讨食物和钱财,然后把它们送到了这个家庭。这个故事表现了孔子的关心和爱心,也奠定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有关于孔子的小故事?

在鲁国,有一位君子叫漆雕马人。他曾事奉臧文仲、武仲、孺子容,这一家三代鲁国大夫。 一次,孔子问漆雕马人道:“先生曾事奉过臧氏一家,三位做大夫的。您可不可以说说,哪个要更贤明一些呢。” 漆雕马人回道:“臧氏家族有一块很名贵的龟壳叫‘蔡’。如遇有什么大事不能定夺,就会用‘蔡’来占卜决疑。在文仲主事时期,三年内,用‘蔡’占卜过一次。在武仲主事时,三年内,用‘蔡’占卜过二次。孺子容主事,三年内,用‘蔡’占卜过三次。这都是我亲眼所见。至于这三位大夫谁最贤明,马人我就不知道了。” 孔子听完笑着说:“先生真会说话!” 孔子回到家里,跟弟子们谈及此事,赞叹不已地说:“马人先生可真是一位君子呀!他不愿在别人面前议论主人的贤愚,但却很巧妙地举了一个实例,将事情的真相,表露无遗。他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因智识无力察远,德慧无足见机,所以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问卜。而古人云:善易者不卜。也就是说,一个真通易道,真有智慧的人,不用卜卦,也能直觉洞悉,事物变化的规律。”

孔子在卫国经历了什么事情?

卫灵公年纪比孔子小十多岁,他知道孔子是名闻天下的大学者,如今来到卫国,当然感到荣幸,但又不知如何起用他,因此,当他第一次接见孔子时,只是谈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他说:“您在鲁国的时候,俸禄多少?”孔子见他问出这种无关宏旨的小事情,心中有些不悦,但仍压抑住自己的不快答复道:“俸米六万斗。”卫灵公随即吩咐比照鲁国的俸禄给予孔子,但没有和孔子谈论政治上的问题,似乎没有起用孔子的意思。卫国有个美男子名叫弥子瑕,卫灵公非常宠幸他。 有一天,弥子瑕对子路说:“夫子如想做官,只消我一句话,就可以办得到。”言下之意,要孔子买他的账,亲自去拜托他,他就可趁此自抬身价了。孔子岂是这样的人,当然不肯答应。不答应倒也罢了,却使这位小人恼羞成怒,怀恨在心。卫国另一位权臣名叫王孙贾,他很敬佩孔子,深恐孔子会因失望而离去,心想如果卫灵公不能用他,就把他收为自己的部属,以壮大声势。他以试探性的口吻对孔子说:“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奥是屋子的西南隅,是尊者所居的位置。这句话是比喻与其盼望位尊者起用,不如阿附权贵。也就是说,卫灵公不能赏识你,我可以录用你。 当时的卫国,确实也是如此。这和鲁国的三桓专权是相同的情况。孔子的答复是:“不行,这是不对的!如果获罪于天的话,再怎么祷告也是没有用的。”可是,这么一来,孔子又多得罪了一个人。

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带领弟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孔子在卫国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孔子的弟子子路对孔子见南子这件事极有意见批评了孔子,郑国的子产去世,孔子听到消息后,十分难过,称赞子产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慈惠的人。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非常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因此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 孔子路过匡城(今河南睢县)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卫国。

关于孔子敬业的故事?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卫国,拜见卫灵公。卫灵公问孔子:“先生有什么治国之道?” 孔子回答说:“君主要敬业爱民,以身作则,为百姓做好榜样。 君主应勤于政事,不贪图享乐,为百姓谋福利。 君主应爱惜民力,不滥用民力,让百姓安居乐业。 君主应以礼治国,不以刑罚治国,让百姓信服。” 卫灵公听后,深受感动,表示一定要按照孔子的教诲去做。

上一篇:初二语文作文,初中作文是什么体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