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说说集合 >

正心修身论文54句精选

发布时间:2023-05-15 11:26

编辑:admin

正心修身论文

1、正心,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

2、道家的修身要求做到顺应自然;墨子则要求做到“志功合”兴利除害、平天下。

3、伪学虽然朱熹乃是儒学史上承先启后的一代大儒,但他对于“格物致知”的观点之所以在后世成为主流,并非是因为获得后世儒家学者的普遍赞同。

4、出处:战国曾参《礼记·大学》

5、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无偏见,无邪念,才能为人民所拥护。

6、首先难处是因为“格物致知”乃是《大学》八目的基础功夫,更是“诚意正心”的修持基础,也就涉及了心性修为的根本基础,而超越了先秦儒家的思想深度,通于先秦道家之学。

7、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不涉感情,无所偏倚。故意诚而后心正。

8、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9、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10、事实上,朱熹学说在南宋当时还因政治党争而被斥为“伪学”,而后世的许多儒家学者也更大力批判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学说观点。

11、《大学》第七章正心修身章全文如下:

12、可知此种後来形成道家传统的心性修为传统,决非是起于老子,正如儒家的民本思想传统并非起于孔子;否则,需要心性修为才能成就的中医传统,就不可能发生于老子之前。

13、[字解]程子曰。身有之身当作心。音尺。忿者怒也。好乐并去声。

14、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15、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修身,古人修身做人为官的经典箴言,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修炼德行,修炼境界,充分展现人格魅力,把提升境界作为修身之基,铸就道德之魂,道德修养是修身之魂,“百行以德为首”,“德正则事业兴,德厚则根基深”。

16、即使是《管子》一书,也有〈心术〉〈内业〉等篇论述心性修为。

17、意不自欺,则心之本体,物不能动,而无不正。

18、正心修身

19、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

20、儒家的“修身”标准,主要是忠恕之道和三纲五常,实质上是脱离社会实践的唯心主义修身方法。

21、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22、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23、“格物致知”之所以难于解释,而使儒学界争论达千馀年。

24、所以孔子逝後的儒家学者们,为了弭补孔子学说的不足之处,遂企图要吸纳融合当时道家与阴阳家的心性修为与自然哲学的传统。

25、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

26、孔子虽是儒家的开创者,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乃是继承了春秋以前中国文明的民本思想传统。

27、修身格物,就是修身就是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修持身性。推究;致:求得。

28、但因为朱熹的《四书集注》在元朝中叶就被官方采用为科举取士的应试准则,而自从明太祖开始独尊朱熹学说为《四书》上的唯一官方思想权威以后,朱熹学说更是成为明清两代历时五百余年在科举应试上的官方教条观点。

29、实事求是“格物致知”包含“实事求是”精神,但是,其内涵远比“实事求是”丰富。

30、然而孔子当时的时代,早已有学者论述天道心性;例如孔子访周所拜见的老子,就在《老子》一书讲述“道”之玄理,还有《关尹子》一书也是当时的道家著作。

正心修身论文

31、人到了一定岁数,就要养生了,养生的最主要是养心,就是心态好了才能静下心来学养生。也就是修身正心。一个人只有有个正确的三观,学会遇事沉着不乱。不着急不上火,不发脾气,不慌不忙,人生慢慢的才会福气自然而来。所以人养生一定要修身养性静下心来好事自然来

32、他们认为修身的过程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的本,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末。由此通过“反省内求”的方法,使个人的行为同封建道德相吻合,为其封建统治和政权的巩固培养人才。

33、修身格物的意思修身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道家、儒家、墨家都讲修身,但内容不尽相同。

34、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35、因而朱熹在“格物致知”上的观点也就在数百年的官方教条权威下,成为后世社会上的普遍流行观点。

36、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

37、宋儒理学兴起後,儒家学者往往贬斥道家与佛家,因而也就愈加难以理解其原始意涵。

38、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功夫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发点。

39、孔子一生的思想著述,主要在关心现世的政治与道德,并未在心性修为问题上多所关注,正如《论语·公冶长》记载了子贡对于孔子学问的感想:“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40、穷究事物原理。

41、立德修身,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只有自身的品德端正,无偏见,无邪念,才能为人民所拥护。修身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功夫的落脚点,又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始发点。

42、然而先秦时期典籍从未出现“格物致知”的相关词汇,所以“格物致知”应该不是先秦儒学思想,而是汉朝学者融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观念产物。

43、惟德惟勤:只有保持良好的品德和勤劳的良好习惯。【修身格物,惟德惟勤】就是陶冶身心和推究事物原理,与良好的品德和勤劳是分不开的。

44、意思是:

45、《子思子》之“五行观”与《公孙尼子》之“养气说”,就是战国初期儒家学者的此类努力成果。

46、正心明志,就是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蔽,保持心灵的安静。意不自欺,则心之本体,物不能动,而无不正。心得其正,则公正诚明,不涉感情,无所偏倚。

47、朱熹所谓的“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心得感悟与知识─而现代流行观点的“知”只是指知识,这种观念变异可能是由于现今社会流行唯物论观点所产生的影响。

48、战国初期的子思,作《中庸》,首先以孔子的“中庸”思想为基础,而建构了儒家的心性理论。

49、释正心修身

50、儒家自孔子开始,就十分重视修身,并把它作为教育八目之一。

51、所以在清末的洋务学堂中,就把物理、化学等学科称为“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简称。扩展资料儒家思想一直都是随著时代思潮而迁变演化。

52、现今流行观点和朱熹观点的差异,乃是在关于“致知”的解释。

53、而因为涉及了道家思想,所以也就造成後世儒者理解上的困难,也就形成了千馀年来的观点争议。

54、在儒学历史上宋儒为排佛道两家,程颐自创“理”以取代“道”(孔子论道而未论理),而朱熹更是无视《史记》记载而硬要认为“孔子访周所拜见的老子,并非道家老子,而是另有其人”。其次难处是因为“格物致知”的字义训诂难以适当,以致于不能适切解释字义;这也是因为缺乏相关《大学》作者意旨的文献,可供证明“格物致知”的正确意义。遂使以後诸儒各家解释,往往各自随意发明而强行解释,遂造成至今儒学思想上的千古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