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说说集合 >

蜂罗隐,诗《蜂》的作者罗隐是哪个朝代的人?

发布时间:2024-05-30 13:17

编辑:admin

诗《蜂》的作者罗隐是哪个朝代的人?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 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蜂唐虞世南古诗?

蜂 罗隐 〔唐代〕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极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蜂唐罗隐的诗意和注释?

《蜂》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一首七言绝句,诗意深刻,语言简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诗意和注释的解读: 诗意: 这首诗以蜜蜂为象征,通过描绘其辛勤采蜜的情景,寄寓了诗人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和赞美。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蜜蜂在平原和山尖间自由飞翔,尽享无限风光的画面,突显了蜜蜂的勤劳和不畏艰难的精神。后两句则转而描写蜜蜂采集百花、酿成蜂蜜的过程,进而提出一个深刻的问题:蜜蜂如此辛苦,到底是为谁付出,又是为了谁享受这甜蜜的成果?这一问题实际上是对封建社会剥削制度的控诉,揭示了劳动人民辛苦付出却往往无法享受自己劳动成果的悲惨现实。 注释: 不论平地与山尖:这里的“平地”和“山尖”分别指平原和山峰,诗人用这两个词语描绘了蜜蜂活动的广阔空间。 无限风光尽被占:这里的“无限风光”指的是自然界的美好景色,“尽被占”则表达了蜜蜂尽享这些美景的情景。 采得百花成蜜后:这句诗描述了蜜蜂采集各种花朵的花蜜,然后酿成蜂蜜的过程。 为谁辛苦为谁甜:这句诗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也是对蜜蜂辛勤付出的同情和赞美,同时也是对封建剥削制度的控诉。 总的来说,罗隐的《蜂》以蜜蜂为媒介,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罗隐蜂全诗译文赏析?

罗隐蜂全诗的译文赏析如下: 1、全诗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2、译文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极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 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3、赏析 《蜂》通过吟咏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用这一自然现象,表现了他对社会和历史问题的思考。一方面蜂象征广大的劳苦人民辛辛苦苦耕耘,劳动成果却所剩,另一个方面少数剥削者却大肆挥霍穷苦百姓的劳动成果。 诗人对当时社会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平现实加以嘲讽和鞭笞,在为劳动人民鸣冤叫屈的同时也是对自己久沉下僚、大志难伸的境遇予以反省,表达对唐末朋党倾轧、宦官专权、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象更深的痛恨之情。

罗隐蜂的古诗是属于什么类型的诗?

罗隐《蜂》这首诗归属于【七绝】,按内容来分类属于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罗隐的蜂的解释?

罗隐的《蜂》是一首寓意深刻的诗歌,作者通过描绘蜜蜂的勤劳、灵敏和无私的精神,反映出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蜜蜂用汗水和劳动换得的甜蜜,给人以对生命和工作的深刻思考。 作者通过对蜜蜂的赞美,寄托了自己对于生活态度和追求的向往,亦是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追求的思考和感悟。

蜂古诗唐虞世南?

《蜂》不是唐代虞世南的诗,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蜜蜂飞到平地山尖,经历了无限美丽的风光,不辞劳苦,不畏艰险。后两句写蜜蜂采集百花,酿成蜂蜜,供人享受,为人辛苦,给人甜蜜。 这首诗通过描写蜜蜂采花酿蜜供人享受这一自然现象,比喻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被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剥削的现实,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这首诗体物工妙,词近旨远,夹叙夹议的手法配合默契,语言叙述中不尚辞藻,平淡而具思致,清雅辅以言深。 作品原文: 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白话译文: 无论在平原还是在山尖,美丽的春光尽被蜜蜂占。 采集百花酿成了蜜以后,不知道为谁辛苦为谁甜? 作者: 罗隐(833—910年1月),男,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晚唐文学家。 大中十三年(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十二月十三日(910年1月)去世,享年77岁。

上一篇:杜甫绝句,速要杜甫绝句3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