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说说集合 >

中条山之战,南京保卫战登封保卫战中条山之战

发布时间:2024-05-21 13:25

编辑:admin

南京保卫战登封保卫战中条山之战?

中条山战役发生于1941年5月7日,前后历时一个多月,是国民党军队在山西正面战场的一次大规模对日作战。由于国军战前准备不足、战中指挥系统崩溃,导致损失惨重。国军将士阵亡4.2万人,被俘3.5万人;日军仅战死673人,伤2000余人。双方伤亡对比之悬殊,在整个抗战中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中条山战役谁胜了?

中条山会战一般称为中条山战役,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在山西范围内的唯一一场大规模对日作战。中条山战役前后历时一个多月,中国军队由于事前准备不足、又缺乏统一指挥,除少数突围外,大部溃散,被俘虏3.5万人,阵亡将士4.2万人,日军据中方公布毙伤9900人,按日方数字仅战死673人,负伤2292人。中条山战役中方惨败。

中条山战役的意义?

是抗日战争进行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在山西范围内有一场大规模对日作战,国军在中条山战役中遭受重大失利,伤亡惨重,中条少地区也陷于敌手,但中国守军为捍卫国土而进行的奋勇抵抗,具有积极的意义,对战局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中条山位于山西以南,河南以北,背靠黄河。是晋陕豫三省交通要道。控制中条山,一,可以防止日军窥测黄河,防止渡黄河,进而进攻陕西,河南洛阳开封一线。 二,可以控制山西,随时进攻长治。 三,守黄河北岸,提供黄河防御空间。

中条山的战役原文?

中条山战役(日方称之为“中原会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在山西范围内的唯一一场大规模对日作战。 1941年5月7日,中条山外围日军在航空兵的支持下,由东、北、西三个方向开始全面进攻。中条山战役前后历时一个多月,中国军队由于事前准备不足、又缺乏统一指挥,除少数突围外,大部溃散,被俘虏3.5万人,阵亡将士4.2万人,日军据中方公布毙伤9900人,按日方数字仅战死673人,负伤2292人。 此役给积极“剿共”的国民政府沉重打击,被蒋介石称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此役失败给北方抗战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战后,由于日军长期封锁中条山的三个师团被转用于对付敌后根据地,使得敌后根据地陷入最艰苦的时期。

中条山战役 1938年春,山西境内的中国军队为减少正面损失,将十数万之众的部队分散于晋南地区,建立防御工事,开展游击作战。日军侵占山西后,“为了固华北、抑洛阳、窥西安,自1938年以来曾十三次围攻中条山,但均未得逞”。日军调集了四个师团的兵力,环绕中条山外围,对中国军队形成包围态势。

中条山战役河南人的贡献?

1941年5月7日,日军10万人对驻守在山西平陆县张店以东中条山18万中国军队发动全面进攻,史称中条山战役。日军在挺进队、便衣队和伞兵部队的配合下,多路分进,中路突破,层层包围,中国守军被困溃败。至5月11日,日军控制了整个中条山和黄河北岸,对战场进行篦梳式反复扫荡,中国军队伤亡惨重,至6月10日战役结束,中国守军阵亡约42000人,被俘约35000人,唐淮源、寸性奇、王竣、梁希贤等十余国军将领为国捐躯,日军战死673人,负伤2292人。 中条山战役爆发后,山西平陆、夏县、垣曲一万余百姓不堪忍受日军的铁蹄蹂躏,扶老携幼,背乡离井,偷越日军封锁线,逃过黄河,流落到渑池、陕县、灵宝、洛宁、宜阳、新安等豫西一带。在国民政府赈灾委员会、当地乡绅、驻军及外国传教士等多方努力下,在渑池县坡头街、马口村、小羊河村、苦楝树村、县城西关福音堂等处为难民开设舍饭场、举办难童学校,同时还在万寿寺村、陈村等进行难民登记并向周边县域遣散。豫西百姓在战乱、灾荒、自身生活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五户联保救济一户难民,为他们提供住处,筹措口粮,扶危济困,共渡难关。

中条山战役最后怎么胜利?

中条山战役(日方称之为“中原会战”)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正面战场国民党军队在山西范围内的唯一一场大规模对日作战。1941年5月7日,中条山外围日军在航空兵的支持下,由东、北、西三个方向开始全面进攻。中条山战役前后历时一个多月,中国军队由于事前准备不足、又缺乏统一指挥,除少数突围外,大部溃散,被俘虏3.5万人,阵亡将士4.2万人,日军据中方公布毙伤9900人,按日方数字仅战死673人,负伤2292人。

晋南战役,亦称中条山战役,是1941年5月至6月中国第1战区部队在山西省南部中条山地区对日军第1军进行的防御战役。 1941年春华北日军在对太行山的八路军根据地进行了疯狂扫荡之后,集中兵力,向蒋介石在黄河以北的最后地盘中条山进攻。此次战役日军的目的是“在华北要歼灭山西南部的中央军”。中国军队伤亡4.2万余人,被俘3.5万余人,日军伤亡仅为中国军队的1/12,成为“抗战史上最大的耻辱”

鲁道源与中条山之战?

国民革命军第三军,是由护国第二军演化而来,官兵仍然以云南人为主,是一支劲旅。1938年7月至1941年4月,该军奉命驻守山西南部的中条山,与友军并肩作战,粉碎了日军13次大规模进攻,功勋卓著。 1941年,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使日本帝国主义泥足深陷、进退维谷。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日本陆相东条英机和山杉总长在迅速解决对华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 1941年4月底5月初,日军频繁调动,为进攻中条山做准备。日军共组织了6个师团、近4个混成旅、3个飞机飞行团约10万余人,由华北方面军司令多田骏中将指挥。1941年5月7日傍晚,日军突然一起行动,分东、西、北三面“以钳形并配合中央突破之方式”进犯中条山地区。日军在飞机、坦克、大炮、伞兵的配合下,对中条山地区的中国守军发动全面进攻,并施放毒气,使守军无法坚守,攻陷中条山。 值得一提的是,以云南江川人唐维源为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在敌我力量悬殊,并被敌重兵包围的情况下,仍英勇战斗,决不退让。 1938年春,龙云再次组编滇军队伍参加抗战,这支滇军队伍的番号是国民革命军第五十八军。军长孙渡、11师师长鲁道源,后任副军长,都是龙云的属下。 1939—1940年,58军在锦江防守的战斗中,孙渡、鲁道源体现出高超的指挥艺术,充分发挥了滇军吃苦耐劳、善于爬山涉水的优点,经常组织小部队涉水渡江奇袭敌人,或伏击由靖安、奉新进出南昌的敌军车辆,虏获颇丰,多次受到战区长官部的嘉奖,鼓舞了军民的抗日斗志。

上一篇:男人40一枝花,为什么说男人40一枝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