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说说集合 >

农业集体化,苏联农业集体化开始和结束时间?

发布时间:2024-05-16 16:44

编辑:admin

苏联农业集体化开始和结束时间?

苏联农业集体化(agricultural collectivization in the Soviet Union):苏联通过合作社把个体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程。 1929-1933年间苏联大规模开展了将个体小农私有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大集体经济的运动。 为适应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要求,1929年11月,联共(布)中央全会决定加快农业集体化步伐。 到1937年,超过百分之九十的农户参加了集体农庄。农业集体化消灭了富农阶级,为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开辟了道路,但其中出现的强迫命令现象,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和后果。

什么是农业集体化?

其实就是把农业所有权从私人改成了集体所有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为宣导共产主义,於1930年1月5日所推行的政策。1934年苏联政府宣布农业集体化基本实现。 苏联的集体农庄有三种形式:①农业公社。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公有,实行“按需分配”,实际上是平均分配。②共耕社。社员在播种、中耕、收获时共同劳动,生产资料(除土地外)仍归社员私有。③农业劳动组合。基本生产资料为集体所有(土地属国家所有,但拨给农业劳动组合永久使用),加入劳动组合的成员从事集体劳动,实行按劳分配,同时允许农民保留一定数量的宅旁园地,经营家庭副业。

农业合作化原计划几年完?

1951年的设想是先工业化,在实现农业机械化之后实现农业合作化。但最终,先进行农业合作化后进行工业化的意见占了上风。 随后,被批评为“小脚女人走路”的农业集体化进程急剧加速,原计划用15年走完的农业合作化之路,仅用3年就完成。

苏联农业集体化的目的和特点是什么?及其过程和影响?

目的: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消灭生产私有制。 特征:集体农庄发展迅速;全盘集体化。 过程:赫鲁晓夫对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科学认识,犯了急躁冒进的错误。他大规模垦荒,提倡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 影响: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使许多地方变成了荒漠。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属于什么经济体制?

前苏联的农业集体化经济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其中一种,这种经济体制在战争状况下能发挥极为有效的作用,但在他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和平时期的经济发展。

农业集体化好还是分田到户好?

分田到户好 分田到户是在特殊历史发展的背景下执行的。对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分田到户解决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从而保证了人人有粮吃,农业为工业的发展保证了基础。但是,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需要机械化种植了,这样土地就应该规模化经营。丰田大户是一种历史发展的产物,不能用对与错来判断。

农田分给老百姓种比较好 原因是可以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私有土地所有权或集体土地管理制度应划分区域,平原地区可以进行土地的大规模集约化耕种和经营,山区适合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合作化也可称为农业集体化?

农业生产合作化经营和农业集体化不能划等号。因为农业合作社是一个专业化生产企业,它是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目前较高水平以后,日益要求农业生产要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产生更多的社会财富。 而农业集体化是一种生产关系形式,应该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否则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我国建国后的人民公社化历史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农业合作化即农业合作化运动,就是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业合作,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助和合作,把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合作农业经济。农业合作化这个社会变革的过程,也称为农业的集体化。农业合作化大致分成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