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言大全 >

优选为什么苏格拉底还能影响批判性思维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3-10-05 20:54

编辑:admin

为什么苏格拉底还能影响批判性思维的研究

1、思辨能力的高下将决定一个人学业的优劣、事业的成败乃至一个民族的兴衰。在此意义上,我向全国中小学教师、高等学校教师和学生以及社会大众郑重推荐“思想者指南系列丛书”。相信该套丛书的普及阅读和学习运用,必将有利于促进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众思辨能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社会文明进步作出深远的贡献。

2、当你认真地去思考别人都相信的东西,然后提出自己不同的理解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特别棒!你可以做到跟别人不一样,你也不需要跟所有人一样。

3、人的灵魂与物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它们互相对立,独立存在。

4、他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学说中的矛盾,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

5、坚持“有教无类”思想。作为中国教师始祖的孔子,首开私学,广收弟子,打破了春秋之前的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苏格拉底学生也是来源于各个阶层与领域。

6、(2)要引导学生运用“苏格拉底法”进行探究学习

7、苏格拉底最著名的就是问答式教学法,他本人则称之为“产婆术”。他母亲是产婆,他借此比喻他的教学方法。他母亲的产婆术是为婴儿接生,而他的“产婆术”教学法则是为思想接生,是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

8、大自然和人的自我是有明显的区别的,人不单单只是大自然的其中一部分,而是一个独立的整体。

9、尚贤与爱智

10、批判性思维指的是技能和思想态度,没有学科边界,任何涉及智力或想像的论题都可从批判性思维的视角来审查。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技能,也是一种人格或气质;既能体现思维水平,也凸显现代人文精神。

11、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与苏格拉底所处古希腊,都处于社会的转变动荡时期。二人的政治态度则截然不同,孔子处于专制社会,尊崇西周的宗法等级制度,强调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秩序。

12、就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既是思维技能,也是思维倾向。最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

13、批判性思维,就是你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

14、《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是2016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是“思想者指南系列丛书”当中的一本,属于该系列下的“基础篇”,主要供广大读者使用。《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介绍并阐述了批判性思维的概念、特点及方法,从而为读者进行后续的学习和阅读提供铺垫。

15、苏格拉底注重逻辑与思辨,要求概念反映本质特征并具有普遍意义,结论依赖于推理与论证过程;而孔子注重于感悟与经验,结论不需要详细的论证过程。

16、批判性思维指的是技能和思想态度,没有学科边界,任何涉及智力或想象的论题都可从批判性思维的视角来审查。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技能,也是一种人格或气质;既能体现思维水平,也凸显现代人文精神。

17、东方的思想家们崇尚“述而不作”、“微言大义”、“社稷关怀”,缺乏对终极问题的思考与逻辑推演,形成了东方文明中的“技艺”文化,导致了在近代在科学及工业革命上的滞后。

18、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古希腊知识分子具有独立性,中国古代文人具有依附性。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思想,专制制度下的国家权威重于一切,民主制度中则人权最神圣。这样的不同社会制度与教育,也决定了中国与西方知识分子人格特征的不同。

19、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既是思维技能,也是思维倾向。最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批判性思维起源最早可追溯到2500年前的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

20、思考问题的时候,要以辩证的思维来深入事物的内部。

21、分析识别意图和陈述之间实际的推论关系、问题、概念、描述或其他意在表达信念、判断、经验、理由、信息或意见的表征形式。子技能包括审查理念、发现论证和分析论证。

22、批判思维由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技能两个方面构成。

23、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

24、这样的差异性直接影响到东西方各自科学发展,古希腊一系列科学体系能够得以建立,中国正是缺乏逻辑与抽象性思维,科学就具有先天不足,中国读书人更多地涌入感悟作赋的大军,或踏入学而优则仕之路。

25、该方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得出正确的结论。

26、主要哲学观点:

27、此外,他们都认为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这些共同点使得孔子和苏格拉底在教育思想上有相似之处。

28、教育观点:

29、在个体道德修养方面,都是注重身体力行、节制自律。但孔子的德以礼为基础,而苏格拉底的德是以法律与理性的至上精神为基础。

30、生活中,我们习惯了人云亦云,因为思考问题,是一件累人的事情。虽然,知道当年老师告诉我们“要学会批判性思考”是对的,但是毕业了多年之后,自己才慢慢有了一些领悟。

为什么苏格拉底还能影响批判性思维的研究

31、同一时期分别奠定东西方文明基石的两位圣哲,有着很多相似的教育理念,但在“启发式”教学法上,苏格拉底更胜一筹。

32、德性为首与知性为先

33、批判性思维,以思维逻辑为基础的评价思维。

34、苏格拉底处身于民主发源地,则反对极端民主制度,倡导理性的民主制度,苏格拉底是具有批评精神的学者,要求自己坚持正义而不能参政。

35、而东方先秦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学说,更多是一种思想,而不能称之为“哲学”(此处指狭义的哲学)。

36、追求知识的传统与独立的批判精神的结合,应该是知识分子的特质,西方的知识分子的这种特质有利于科学的进步。中国读书人缺乏西方知识分子那样追求知识的传统,更多地流入或依附于政治领域。

37、教育内容

38、在苏格拉底的这种方法是由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论和芝诺的反证法发展而来。苏格拉底的讽刺的消极形式存在着揭露矛盾的辩证思维的积极成果。

39、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美德即知识”的命题。美德是指理性知识,苏格拉底那里知性与德性是统一的,但更重视知性;孔子更重视政治道德,知识是次要的,“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40、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既是思维技能,也是思维倾向。最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

41、第三个环节:相信。书中说的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他之所以怀疑是为了想确切相信一件事。为了要根据更坚固的证据和更健全的推理为基础,来建立或重新建立信仰。”这类人之所以怀疑,是为了相信。

42、如伏尔泰说:“孔子既没有给予他们新的世界观.....他只是传授古代法则的智者”;而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没有智慧,“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他只是“爱智慧者”,苏格拉底的聪明就在于认识到自己所不知。这种思想一直激励与推动着西方理性主义进步。

43、教育对象

44、行有馀力,则以学文。”奉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内圣之道,“学而优则仕”反映了孔子教育服务于政治的思想。两种文化价值取向不同,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同。

45、苏格拉底侧重于思,孔子侧重于行。这样差异的更深的根源,是由于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价值取向与认知特征不同,东方人不善于主客体分化机制,虽然能质朴地接近与再现自然,但也阻碍了抽象化的理性与逻辑的发展。

46、苏格拉底问答式的教学方法以及开创的伦理哲学思想,与古希腊追问世界本源的自然哲学相结合,经其弟子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弟子亚里士多德的传承、拓展之后,形成了一整套的古希腊哲学体系。

47、基本能力解释;分析;评估;推论;说明;自我校准。

48、(1)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智慧,有完善道德的人

49、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差异性:

50、古希腊哲学强调对终极问题的追问,构成了一套严密的逻辑体系,最终形成了西方文明中“哲科”文化。哲科文化具备较强的外延性和拓展性,引发了近代的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

51、第二个环节:怀疑。社会中只有少部分人会去怀疑他所接收的信息。而在这少部分人中又有一大部分的人只停留在怀疑的阶段,他们不加选择地怀疑,他们怀疑一切。

52、苏格拉底承认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所以他教授给人的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

53、批判性思维基本能力

54、重视人的道德品质修养。他们都把道德修养作为教育重要内容。

55、孔子作为中国的教育祖师,他是完美道德化身的圣人,上天将宗法制道德赋予了他(“天生德于予”),他的使命是“诲人不倦”,学生只能接受他的权威思想。

56、评估评价陈述的可信性或其他关于个人的感知、经验、境遇、判断、信念或意见的描述;评价陈述、描述、问题或其他表征形式之间实际的或意欲的推论关系的逻辑力量。子技能包括评价主张,评价论证。

57、扩展资料

58、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注重道德教育,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人成为更好的人,而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和技能。

59、第一个环节:接受。这是一个社会中大部分人的表现,他们丝毫不经过思考便全盘接受外界灌输给他的信息,他的所有行为和判断依据都受外界的影响。

60、教学手段

为什么苏格拉底还能影响批判性思维的研究

61、批判性思维是指对所学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的判断,从而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

62、它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在今天美国的一些顶尖寄宿中学采取的“圆桌教学法”就来自于苏格拉底的问答式教学法。

63、他们都主张通过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考和自我发现来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64、开创启发式教学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明孔子善于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而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更是现代西方启发式教学的起源。

65、维护与批判现存制度

66、教育观点苏格拉底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他反对民主政治,是专家治国论者。哲学特点苏格拉底对智者派的相对主义与主观主义进行了批判,提出了真理的普遍性和道德标准的绝对性的主张。他认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通用于每个人

67、批判性思维有三个环节。接受、怀疑、相信。

68、解释理解和表达极为多样的经验、情景、数据、事件、判断、习俗、信念、规则、程序或规范的含义或意义。子技能包括归类、理解意义和澄清含义。

69、偏感悟与重逻辑

70、批判性思维就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既是思维技能,也是思维倾向。最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

71、但孔子具有君重民轻的思想,“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苏格拉底则不然,他认为人人都需要获得知识,那是神所赋予的。

72、孔子与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相似性:

73、批判性思维其实就是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就是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既是思维技能,也是思维倾向。最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