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言大全 >

描写思乡的古诗四句【52句精选】

发布时间:2023-10-02 22:05

编辑:admin

描写思乡的古诗四句

1、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2、苏轼《水调歌头》的译文

3、这首词题为玩月,描述词人月夜漫游太空、神往月宫的幻想之旅,同时,不忘人间百姓疾苦。幻境与现实巧妙结合,读来令人既感奇特,又无比亲切。

4、李觏〔宋代〕

5、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译文: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7、z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穑罕话追廴四魏危?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8、一轮皓月从天边缓缓升起,万籁俱寂,唯有清风徐徐;这一轮满月足以平分秋色,高悬云层之中照亮了千家万户;引用关于月亮的传说,即月中有兔与蟾蜍,我想要约同明月一起乘灵槎(能乘往天河的船筏),待银河彻底澄清以后,遨游太空。

9、《中秋月》(宋)苏轼

10、这首诗突出了诗人归乡无计的无奈和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挚浓厚的思念之情。

11、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12、过片由太空进入月宫:“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仙手飘飘,仙女们按节而舞,不禁让人心驰神荡。

13、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14、这首词虽是“玩月”,但全篇无一月字,读来却觉满卷月华,天上人间,心摇神荡,足可见词人运思的匠心。

15、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6、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1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唐·李白《静夜思》。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18、诗用“还被”二字唤起,障碍重重,恨重重。再说,山本可用青、绿形容,用“青”也符合诗的平仄要求,可是诗人却用碧字,大约是因为青、绿较为轻、明,碧较为重、暗,不仅更符合等色苍茫中山的色彩,而且能唤起凝童情绪。而当苍茫的暮色遮掩住碧山,凝重压抑感也就更加强烈。诗至结尾,随着时间的冉冉推移,诗人的视野由远而近、由大而小的逐步收缩,色调的由明而暗的变化,结构上的层层递进,那乡思也就愈来愈浓郁,以致浓得化不开。

19、《中秋》(唐)李朴

20、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2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2、人们都说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有看到我的家。

23、“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写望,但从望的感受上落笔,不具体写望见些什么。诗人远望时正当黄昏,夕阳西坠,他遥望故乡,故乡不见,远在天涯。这时候,他看到了落日,又想到落日之处就是天涯,然而明明白白地看得见落日,却仍然望不到故乡。这两句,把思家的愁苦表现得很深刻。

24、《太常引》(宋)辛弃疾

25、《八月十五夜玩月》(唐)刘禹锡

2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7、首二句描写十五月圆之夜的天光月色:皓月当空,月轮的万顷光波,扫射整个宇宙,世界一片澄明透彻。

28、酷暑难熬,当仙女们在凉爽的水晶宫殿里轻歌曼舞的时候,人世间却正经历炙热酷暑之苦,所以作者设问说:还需化费多少风露,才能驱散炎暑,换得人间的清凉呢?联系南宋后期统治者偏安江左,沉湎声色,置人民于水深火热而不顾的社会现实,表现出词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刘克庄素有拯世济民之志,其寄希望于人间的,当不只是自然界季节的代序,而应该是一个理想的清平世界的出现。

29、刘禹锡《八月十五夜玩月》全文翻译

30、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描写思乡的古诗四句

31、这境界多么美丽而又神奇!三、四句想象醉后跨上玉龙遨游太空的幻景。气概豪迈,感情奔放。而刘克庄这句出新之处在于一是“醉跨”二字生动形象,将酒后狂放不羁的神态活画了出来;二是“玉龙”色彩鲜明。玉色洁白润泽,用来修饰“龙”字,与本词前二句所描绘的光明世界配合起来,不仅色调谐和,而且给全词增添了神话色彩。“八极”指宇宙间最邈远的地方。“历历天青海碧”写遨游八极所见景象。这时作者精神上已超越尘世,来到广漠无垠的天极,茫茫寰宇,湛湛青天,沉沉碧海,历历在目。

3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33、诗先以落日处即天涯作衬,使后句望不见故乡的失望更重更深,在表现时却不直说,而是通过两个“天涯”的反复吟咏比较,让人从中体会出来。以落日喻天涯,是从《世说新语·夙惠》中得到启发。《世说新语》载:晋元帝曾问明帝:“长安与太阳谁远。”明帝起先回答太阳远,因为没见过有人从太阳那儿来。后来又改口说太阳近,因为“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后来人们常用这典故,以天涯太阳比喻远。如唐岑参《忆长安曲》云:“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长安不可见,喜见长安日。”就是在所忆之处与太阳上做文章。

34、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35、最后二句由天上想到人间,对比之中似寓感慨。

3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出自: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译文:就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37、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38、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出自:唐·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译文:海边的尖山好像利剑锋芒,到秋天处处割断人的愁肠。假若能使我的身躯化为万缕清风,那么这万缕清风将能落在各个山峰顶上,遥望故乡。

39、《水调歌头》(宋)苏东坡

40、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41、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传说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

42、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43、全诗四句,分四层意思,层层深入,不断推进,把思想感情发挥到极致。中国古代诗词作法,有透过一层、加一倍写法。这种写法,有用在一联中的,如杜甫《夜闻觱篥》云:“君知天地干戈满,不见江湖行路难。”本意写行路难,再加写遍地战争,行路就更难了。又如李商隐《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也是如此。更多的是用若干句透过一层,如宋徽宗《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词:“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写思念故宫,故宫不见,转而梦见,最后连梦中也见不到,把感情的波浪重重推向高涨。李觏的这首诗,也是采用了这一手法。

44、诗的一二句从远处着笔,写诗人极目天涯时所见所感。三四句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

45、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46、本来就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那重重暮云还来把青山密遮。

47、【译文】

48、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49、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50、“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从近处着墨,写诗人凝视碧山的所见所感。“已恨”句转折巧妙,既承接上句,补充说明“不见家”之由,又“暗度陈仓”,由前二句着眼于空间的距离转到着眼于空间的阻隔。故乡不可见,不仅因为距离遥远,还因为路途阻隔,所以通出一个“恨”字来。第三句用“已恨”二字领起,无限感慨已在其中。第四句再递进一层,故乡为碧山阻隔,已令人恨恨不已,何况眼下碧山又被暮云遮掩。

51、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52、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