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言大全 >

人性假说与激励的基本理论【67句文案】

发布时间:2023-09-26 10:06

编辑:admin

人性假说与激励的基本理论

1、期望值是根据个人的经验判断达到目标的把握程度;

2、激励强化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创建。激励强化理论指对强化的作用机理、强化物的分类与组合、强化的过程分析以及强化的操作技术性设计等,形成了系统的学说。其中的正强化优先观点,在现实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用强化理论塑造新型人类社会的设想,不仅在学界,而且在民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其社会影响远远超出了学术范围。

3、双因素理论

4、后续,又不断地推出相关的新的理论,比如,Z理论是“以争取既追求效率又尽可能减少当局与职工的对立,尽量取得行动上的统一”。管理界还提出了H理论,H即Haier,海尔创造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H理论”是:主动变革内部的组织结构,使其适应员工的才干和能力,而最终实现人企共同发展。

5、成就动机是一个个体追求着个体价值的最大化,或者在追求自我价值的时候,通过方法达到最完美的状态。它是一种内在驱动力的体现,同时也能够直接影响人的行为活动,思考方式,并且是一种长期的状态。

6、③群体行为:群体行为在组织行为学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主要探讨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组织、群体的特征、群体的内聚力等。

7、公平理论是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职工工作积极性影响的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斯塔西·亚当斯于1965年提出。

8、这个理论可以公式表示为:激动力量=期望值×效价。

9、德鲁克的目标激励理论

10、目标管理理论是由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根据目标设置理论提出的目标激励方案。

11、管理中的人性假设管理中的人性假设,即为管理中的人性观。它是指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需求、工作目标、工作态度的基本估计或基本看法。

12、XY理论是由道格拉斯·麦克里戈(DouglasM.McGregor,1906-1964)于1957年在他著的《企业的人性面》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理论,实质上是XY假设。

13、所谓的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的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越他人的动机。

14、保健因素是指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就保健因素来说:“不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不满意”,在企业里,如工资报酬、工作条件、企业政策、行政管理、劳动保护、领导水平、福利待遇、安全措施、人际关系等都是保健因素。

15、XY理论

16、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威廉·阿特金森(JohnWilliamAtkinson)于1963年将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进一步深化,提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成就动机模型。

17、效价则是所能达到的目标对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

18、(1)“经济人”假设及其管理“经济人”又称“唯利人”、“实利人”,认为人的行为是为了追求自身最大经济利益,由此经济诱因才引发了人的工作动机,即人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报酬。这是传统管理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的看法,认为采取物质激励就可以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19、期望理论

20、公平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员工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员工产生积极性的影响。

21、公平理论认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员工对组织内部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员工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代价及其所得到的报酬与他人进行比较,并对公平与否作出判断。公平感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动机和行为。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讲,动机的激发过程实际上是人与人进行比较,做出公平与否的判断,并据以指导行为的过程。

22、强化激励理论

23、群体行为理论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支柱,掌握群体心理是研究群体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24、人性假设:X理论vs.Y理论

25、从现代管理发展的趋势来看,似乎Y理论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但这并不代表说Y理论就十分正确、任何情况都适用;也不等于说X理论就完全错误,毫无用处。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还是要将两者结合起来,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

26、成就动机理论

27、其基础是目标理论中的目标设置理论。目标管理强调组织群体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可行的能够客观衡量的目标。它是在泰罗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

28、人性假设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出发点。其中各个时期、管理者对管理对象的认识可以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工具人假设;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决策人假设。

29、激动力量指调动个人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

30、公平理论

人性假说与激励的基本理论

31、领导行为理论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领导者的素质、领导行为、领导本体类型、领导方式等方面的研究。

32、现行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

33、在后续的研究中,马斯洛逐步把五阶段模型已经扩大为八阶,包括认知和审美需求、自我实现、超越需求。

34、(3)“自我实现人”假设及其管理“自我实现人”是指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充分展示和发挥个人才能,实现个人理想与抱负,以及人格趋于完善的一种人性假设。这一人性假设认为,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只有使每个人都能有机会将个人才能、智慧发挥出来,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

35、在X理论的驱使下,管理人员往往存在着一个极端:领导管理人员可能是“严厉的”、“强硬的”,他们指挥人们行为的方法是(常常被伪装起来的)强迫、威胁、严密监视,严加控制;其实,“严厉”的做法存在着一些难题,压力会引起反抗,诸如压低产量,巧妙有效地怠工,敌对情绪。这就是所谓的控制管理。

36、麦格雷戈美国著名行为科学家。麦格雷戈称传统的管理观点为x理论,并提出了对人性的假设条件和管理方式,他提出的相对于x理论则是Y理论。

37、参与激励。即广泛吸收下属参与单位内部重大问题的讨论决策以及各项活动的监督管理。目的是让下属在参与决策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成就和成长,进一步增强其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责任感,使之自觉地把单位的前途和命运当成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使他们的工作热情始终保持旺盛和持续高涨的状态,进而在单位内部形成一种“奋发向上、你追我赶,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

38、“有钱能使鬼推磨”,而拿了钱的鬼不见得会去推磨。刺激对其后的行为无法形成有效的制约,而且具有被动性。不发奖金不干活,但发了奖金不见的就有积极性;没钱的时候觉得有了钱就一切好办,有了钱才发现钱也不是万能的。

39、理论为实践提供正确的导向,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行为科学理论能使当代管理更为合理,更为有效

40、目标激励。就是领导者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置适当的工作目标,或帮助、指导下属制定和树立相应的工作目标而达到激励目的的做法。必须始终坚持把单位的整体目标与下属部门的目标以及员工个人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41、④组织行为:行为科学家认为,一个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组织环境中度过的。人们在组织中的行为即称为组织行为,它建立在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的基础上。

42、基本内容:

43、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人性假设理论创始人,管理理论的奠基人之一,X-Y理论管理大师。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是人际关系学派最具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44、在运用激励管理的过程中,领导者在管理工作中有以下八种激励理论方法值得学习借鉴和运用:

45、斯金纳认为,激励涉及到以下两种反射过程:S(刺激)→R(反应)和R(反应)→S(刺激)。从而补充和丰富了此前心理学家提出的行为反应模式。

46、激励因素是指能让员工感到满意的因素,激励因素即使管理层不给予其满意满足,往往也不会因此使员工感到不满意,所以就激励因素来说:“满意”的对立面应该是“没有满意”。

47、传统观点(X理论):雇员天生懒惰、工作是为了生活,回避责任、没有抱负等。

48、目标管理把人视为“社会人”,认为人不只是为面包而生存,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工作效率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士气,而士气又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49、这个理论是由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VictorH.Vroom)于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中提出来的激励理论。

50、麦克利兰把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成就、权力和亲和的需求。其次,由于具有不同需要的人需要不同的激励方式,了解员工的需要与动机有利于合理建立激励机制。

51、人性假设——对人的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52、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指出,人们需要动力实现某些需要,有些需求优先于其他需求。

53、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的核心内容,具体而言,从需要层次理论、行为改造理论、过程分析理论三个方面进行的。

54、②动机与激励理论:社会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而动机是由于人们本身内在的需要而产生的,能满足人的需求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奖励。

55、期望理论又称作“效价-手段-期望理论”,是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的一种理论。

56、①个体行为:是行为科学分析研究企业组织中人们行为的基本单元。在个体行为这个层次中,行为科学主要是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两大类问题,一类是影响个体行为的各种心理因素;另一类是关于个性的人性假说。

57、新观点(Y理论):雇员天生勤奋,能够自我约束,勇于承担责任,具有创造能力,有高层次的需求。

58、所谓X理认,即认为人性本恶,而所谓的Y理论,即认为人性本善。

59、双因素理论(twofactortheory)亦称“激励—保健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他把企业中有关因素分为两种,即满意因素和不满意因素。满意因素是指可以使人得到满足和激励的因素。不满意因素是指容易产生意见和消极行为的因素,即保健因素。

60、(4)“复杂人”假设及其管理“经济人”“社会人”及“自我实现人”三种人性假设,各有其合理的一面,然而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人。企业管理方式需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而随机应变,不存在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所谓最好的管理方法。

人性假说与激励的基本理论

6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结构是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包括人类需求的五级模型,通常被描绘成金字塔内的等级。从层次结构的底部向上,需求分别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这种五阶段模式可分为不足需求和增长需求。前四个级别通常称为缺陷需求(D需求),而最高级别称为增长需求(B需求)。

62、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通过对人的需求和动机进行研究,于20世纪50年代在一系列文章中提出成就动机理论。麦克利兰把人的高层次需求归纳为对成就、权力和亲和的需求。他对这三种需求,特别是成就需求做了深入的研究。

63、人性假设及其相应的管理

64、美国行为科学家。在担任安第奥克学院院长期间,提出了管理人的X-Y理论。1960年,他发表了《企业中人的方方面面》,进一步系统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该书被专家们奉为行为科学方面的一本经典著作。二、人性假设内容

65、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

66、(2)“社会人”假设及其管理“社会人”又称“社交人”。“社会人”假设建立在人性是善良的基础之上,人不只为经济利益而生存,人们工作的动机不仅在于物质利益,更在于工作中的社会关系。

67、年7月19日社会人人性理论假设的基础是霍桑试验。“社会人”假设的理论基础是人际关系学说,“社会人”socialman又称为“社交人”。“社会人”假设最早来自于梅奥G.E.Mayo主持的霍桑实验1924—1932。梅奥认为,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人格的活生生的“社会人”,人不是机器和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