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名言大全 >

描写静景的句子【优选58句】

发布时间:2023-09-07 10:01

编辑:admin

描写静景的句子

1、“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2、草丛中的野花,星星点点,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娇羞欲语。

3、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田野风光和农忙景象,前两句描绘自然景物: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出了出来。以“绿遍”形容草木葱郁,“白满”表示雨水充足,“子规声”暗寓催耕之意,生动地展现出“乡村四月”特有的风物。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5、其实,那山本身就富有神奇感:这边的像锋利的尖刀,那边的像驼背的老人,再远一点儿便像含苞欲放的莲花……

6、校园的小花园里种着依依多情的杨柳,还有姿态端庄的假椰子树,草地上还遍布着五颜六色的小花。

7、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这两句写山岛,突出其林密草丰的特点,是近景,是局部。

8、水何澹澹,山岛耸峙。——这两句写大海雄浑开阔的气象,是远景,全景。

9、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10、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1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12、子规——杜鹃鸟。

1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14、嫩嫩的,绿绿的,仿佛终年蓄积的绿全部涌现出来。

15、写好静景,主要因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抓住静景的总体印象,可从形状、颜色方面入手。其次抓住主要特点采用比较法,使其特点更加突出。再次,为突出“静”这一主要特点,也可以采用映衬发(以“动”衬“静”)。在描写景物中,采用“抓住静态”的方法,能给读者以温馨、恬静的享受。

16、下面是几段静态描写一处景物的句子范文:

17、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势,擎手捧日之姿”巍然屹立在齐鲁大地上,古人盛赞泰山“方古此山先得日,诸峰无雨亦生云”。

18、此诗精确而细腻地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

19、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20、绿遍山野白满川,

21、整首诗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繁忙。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的喜爱,对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因此,翁卷有乡村诗人的美称。挥墨了一幅农民丰富、繁忙的乡村田园生活。

22、乡村四月闲人少,

23、才了——刚刚。

24、“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山原,山间原野。白,白色,指水。川,河流。子规,大杜鹃,又名“布谷鸟”,夏时各处飞叫,声如“快快布谷”,有催促农事意。雨如烟,指毛毛细雨,轻如烟雾。意思说:初夏季节,江南的山间原野,到处绿油油的,满河的流水,映着天光,白茫茫一片。在如烟似雾的细雨中,杜鹃鸟不时地鸣叫着,催促着农事。这两句写自然风光。前句是静景,有山原有河水,一“绿”一“白”,色彩明丽;后句是动景,有子规的鸣叫,有细雨的飘洒,情意绵绵。并于景物描写中,暗示出农事正忙。山原绿遍,草木葱茏,桑叶也当肥嫩,河水涨满,细雨如烟,恰是插秧的好时机,更有杜鹃鸟热心地鸣叫催促,人们怎么能够停闲呢?

25、山野——山陵和原野。

26、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再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是以动写静。

27、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8、张继写的《枫桥夜泊》诗中静态景物有江枫、姑苏城、寒山寺、桥。动态景物有月落、乌啼、霜满、渔火、船、钟声。

29、子规声里雨如烟。

30、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描写静景的句子

31、沿着崎岖的小路向坡上走去,小路犹如洁白的绸带延伸到白云深处。

3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两句写大海波涛汹涌的动态。

33、美丽的花园里,各种各样的菊花,千姿百态,芬芳迷人,争奇斗艳,有红的,白的,黄的,粉的,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美丽极了。

34、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35、中心思想

36、蚕桑--种桑养蚕。

37、山陵、原野间草木茂盛,远远望去,一片葱郁。稻田里的色彩与天光交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大地一片欣欣向荣。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起了活儿,村里没有一个人闲着。他们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情又开始插秧了。

38、日光洒下来,山面上轻轻涂了一层薄粉。山上稀松的树,在水色的月光里挺立起来,投着一丛丛的暗影。再向远处的山谷里看去,是峰峦把月光挡住了,那里是阴沉沉的。山谷里有几户人家,月光里看去,反是不见轮廓,只有两点闪烁的灯光在那山的阴暗中给人一种暗示,倒有点诗意。

39、远处,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山上绿树成阴,又有花儿映衬,把整个山峰打扮得分外妖烧。

40、才了蚕桑又插田。

4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辽阔壮美.大海显得神奇壮观,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

42、白满川--指河流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山原,平地,河流。

43、微风吹来,送来浓浓的芳香。我的心渐渐的舒展开来,心中有莫名的激动。一切的不快都烟消云散。

44、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

45、路两旁的小草在春风中快活的向我招手,好像欢迎我的到来。

46、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47、如——好像。

48、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49、了——结束。

50、山坡上有几株高大的冷杉,极为奇特,高而扭曲的主干,稀疏而错落有致的枝杈,残雪似的枝叶,酷似一组远古时代的化石。

51、乡村四月的前两句既有静态描写又有动态描写。

52、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53、这四句是说日月星辰都好像在大海的胸中运行,显示大海包容一切的博大胸怀。是虚拟之景,想象之词。

54、《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55、以上六句描写,有静有动,有远有近,有主有从,都是实景。

56、“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这四句通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57、银装素裹的群山,登高远望,就像是大海被狂风卷起的雪浪,蜿蜒起伏,一望无际。

58、该首诗运用清新明快的笔调,以白描手法描写了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田野风光和农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