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古诗江上-集合113句
发布时间:2023-11-13 15:11
编辑:admin
三年级古诗江上
1、大江北面,秋天浓重的云幕一半已被秋风撕开;雨后的乌云,沉重地、缓慢地在斜阳中移动徘徊。远处,对岸的青山山势曲折缠绕,似乎阻住了江水的去路;忽然看到无数面白帆在山林的掩映下,正隐隐约约向近处驶来。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天,后两句写地,作者通过对景色与天气的描写,表达了自己萧散恬淡的心绪。
2、江上有(许许多多的渔船)。江上有(星星点点的渔火)。
3、【译文】薄暮夕阳下,江上孤帆远去;太湖之南碧草如茵,绵延万里。
4、[宋]叶绍翁
5、作者简介:杜牧(803-852),字牧之。晚唐杰出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6、江上渔者
7、诗意:萧萧秋风吹落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想起自己的家乡。料想是小孩在逗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8、诗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傲雪斗霜。朋友,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哇!那就是橙黄橘绿的秋天。
9、江上有孤帆;
10、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11、《江上》年代:宋作者:王安石
12、三、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13、译文及注释
14、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5、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16、江上有数不胜数的小帆船;
17、江上有一艘大轮船;
18、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柳宗元
19、《江上》
20、【出处】白居易《暮江吟》
21、【出处】刘长卿《别严士元》
22、张继的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其意境深远,充满了儿时的情怀和怀念之情,其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描述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3、构思二:思路严谨。总体由远望写到近观,由所见到所思。具体看,由江水到天空,由双鸥飞翔到反顾自身处境,进而引发与柳树的对话。脉络贯通,水到粱成。写法一:运用衬托,以双鸥相伴相随衬托诗人的孤寂;以江天景致的空旷衬托柳树钓舟的渺小,进而创造出开阔明朗的意境。写法二:动静结合。如一二句分别写静景动景,既表现出境界的开阔,又表现出画面的生机活力。写法三:虚实相生。如第三四句将“摩挲沙边柳”与想象柳树“成阴系钓舟”相结合,虚实相生,耐人寻味。评分:答对一种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其中“写法一”,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2分。其它答案符合题意即可。语言一:用同“万顷”“一双”数量上的对比,写出秋景的辽阔澄明,也使形象鲜明突出。或用“系”宇,不仅抒写出了惜别的心情,而且切合柳枝修长的特点,造语堪称天然而含蓄,新颍而贴切,语言二:运用修辞。用“摩挲”“汝”将柳树拟人化,既赋予柳树以人情,又别具匠心,传达出诗人的心声。或“镜天飞雪”运用比喻,将天空的明澈与鸥鸟的姿态色彩生动表现出来。评分:答对一种得2分,共2分。其它答案取例典型,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24、[宋]苏轼
25、王安石〔宋代〕
26、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7、江上有许多密密麻麻的小船;
28、《江上课》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代表作。
29、这首诗非常注意抓住江上特有的景物,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扣住“秋天”这特定的节令特点,描绘江上的秋色,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江水浩淼无边,江畔红花朵朵,而到了秋季,西风劲吹,水面则起波浪,荡漾连绵,江花也渐次凋谢,脱下了红妆,那岸边或水上的小舟传来横笛声,也就使景色带上了浓浓的秋意,勾起作者的思绪。江水江花、西风横笛,这些特有时令的特定景物,就构成了一幅色彩浓烈的“江上秋意图”,具有鲜明的特色。
30、[唐]杜牧
三年级古诗江上
31、②赠刘景文
32、江上有许多绿色的浮萍。
33、【出处】张继《枫桥夜泊》
34、【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钟的声音传到了客船。
35、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回。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36、古文岛APP客户端立即打开
37、年人教版是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是古诗三首。包括山行、赠刘景文和夜书所见这是首诗
38、译文:江上来来往往的行人,只喜爱味道鲜美的鲈鱼。你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创作背景
39、江上有无数的沙洲;
40、离别之情让远去的笛声吹送,并随秋风吹到乱山的东面
4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42、诗到宋代,很讲究炼字炼句。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是个著名的例子。从这首诗看,也是如此。因笛声而引起离情,李白就写过他的《春夜洛城闻笛》说:“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仿佛是随口而成,自然明畅;但王安石就不愿追随这种风格,他一定要把“离情”写成是一种“异化之物”,是能够让风吹着走的。这正是注意了锻炼,让句子显出不寻常的曲拆。
43、诗意: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家居住。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艳丽。
44、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晚云一作:晓云)
45、《江上》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深层意义不是屈从阴暗,而是反抗阴暗。首句写雨过天晴,阴云半开的景象。次句将黄昏时的云雾写活。三、四句从云转到江边的青山,写出了江行的特殊感受。全诗悠远淡雅,情趣横生。
46、此诗一、二句两写景,其目的并不在要再现什么秋声秋色,而是旨在以比兴手法,用景衬情:猎猎的西风带来秋的消息,令人心生愁绪,绵绵的江水长流不息,让人顿时产生感触,晚开的花儿飘落,正所谓落红无数,也让人郁郁寡欢。这些景物,都带上了浓浓的感情色彩,使人愁肠百结。而三、四两句,则题旨非常鲜明地凸现出来:“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特定的季节、特定的景物,触动了诗人的离情别绪:是自己远离故乡、孤身在外,涌起了桑梓之思,或者是亲人在外飘泊、时世动乱,勾起了眷怀之恋。整首诗,景为情出,情因景生,情景交融,寄寓深沉,深隽的诗韵诗味。
4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48、【注解】 王安石晚年辞官闲居于江宁府(南京)城东的“半山园”,饱览山光水色,写了不少精致淡雅的山水绝句。连黄庭坚也称赞:“荆公暮年作小诗,雅丽精绝,脱去流俗。”此诗就是他在秋江帆影中获得精神启悟而作。
49、答案示例:构思一:新颍别致,古代诗人笔下“柳”总与“别”相关,此诗却把“柳”与“不别”搭在一起,字面上不诉说怨思离情,读者却能心领神会,可谓不落窠臼,巧妙之至。
50、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三年级江上课文"指的是一个关于江的课文,因此可以推断该课文是讲述江相关的事情。
51、三年级江上课文讲述了一个故事。
52、【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53、因此,原文应该指的是张继的《江上》,该诗的原文如下: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54、山行描写了诗人深秋时节在山中行走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55、《赠刘景文》: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56、荷尽已与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57、《夜书所见》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描写,抒发了作者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情感。
58、诗的第一句写了云和雨,给人一种悠远的感受。诗的第二句将黄昏时的云霞写活了,静中有动,勾勒出了一幅秋江暮云图。诗的三、四句从云转到江边的青山,写了作者江行时的特殊感受,景中有人,景中有意,耐人寻味。
59、二、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60、江上有(晃晃悠悠的几只小白船轻轻飘荡着)。
三年级古诗江上
61、作者简介: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他是江湖派诗人,以七言绝句最佳。
62、一、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63、江上有一叶扁舟;
64、【译文】 秋天的早晨,江的北岸天色阴沉沉的,低低的乌云含着雨意,在天空徘徊着,阴晴不定。既不愿望对岸的青山,山势曲折缠绕,江流迂回婉转,心头不禁涌起一阵困惑,路究竟在何方?忽然间,无数面白帆在山林的掩映之处隐约驶来。
65、本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范仲淹是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他在饮酒品鱼、观赏风景的时候,看到风浪中起伏的小船,由此联想到渔民打鱼的艰辛和危险,情动而辞发,创作出言浅意深的《江上渔者》。
66、《山行》: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67、江上写了一群水乡孩子在江上嬉戏的欢乐画面。
68、江上有许许多多的渔船;
69、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临洞庭上张丞相》孟浩然
70、江面上吹过一阵秋风,江岸上的落花在夕照中纷纷飘落。
71、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72、《赠刘景文》通过对“荷枯、菊败、橙黄、橘绿”的描写,突出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雪凌霜的气概,间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佩之情。
73、江上有一座大桥;
74、【出处】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5、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回。
76、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77、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处一作:深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赠刘景文》宋苏轼。
78、江上有(几只弯弯的小船悠闲自在地划着)。
79、宋代:范仲淹
80、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鹊桥仙》陆游
81、数尺丝纶垂水中,银钩一甩荡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无题》解缙
82、诗人在遥远的异乡,书写了对故土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语言朴实生动,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深深的乡愁之情。
83、《山行》描写了深秋时节,作者在山中行走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84、《夜书所见》: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猜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85、诗的头两句写天,后两句写地,可见诗人眼界开阔而幽深。写天的同时既交待了地点(江北)、季节(秋)和时辰(晓),又写出了阴晴莫定的天气变化。“江北秋阴一半开”,似乎有了由阴转晴的趋势,谁料想都秋天了,气候还如此变化无常,逆转为“晓云含雨却低徊”。阴——半晴——浓阴,不仅是天气变化,而且是人的心理情调的变化,因而在低首徘徊的雨云之下,还有一个低首徘徊的诗人。然而从事的后两句可以明确看出另一层深意,诗人不甘屈从阴暗,而是反抗阴暗,追求光明。诗人放眼远望,视野被“青山缭绕”的阻断,陷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境地,仿佛前程一片渺茫。就在这时,诗人笔锋一转,在“青山缭绕”之中,忽然远远地看见“千帆”山林的掩映下,正隐隐约约向近处驶来。 视野一下子就变得豁然开朗,眼前开阔了,畅通了。诗人在字里行间巧妙地暗含着对时事与某种人生哲理的深刻体验。这种思理与抗争是积极的,向上的,与婉约派词人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对比。
86、古诗三首
87、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88、【出处】杜甫《旅夜书怀》
89、宋·王安石
90、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三首》(其一)李白
三年级古诗江上
91、此外,这首诗的影响也很大,为后来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
92、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93、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石鱼湖上醉歌并序》郑板桥
94、【译文】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
95、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雨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题秋江独钓图》王士祯
96、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澈并称“三苏”。
97、③夜书所见
98、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99、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00、人影碎了,鱼跃人欢,溪边热闹起来了。一群孩子在江中戏水,他们是那样调皮,那样欢快。
101、今来伴江叟,沙头坐钓鱼。——《垂钓》白居易
102、能不忆江南?该诗以江南的美景为素材,抒发了对故乡的眷念之情。
103、四、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104、对于离情让横笛吹送的问题,古文学者刘逸生先生有这样详尽的解释:诗人刚和亲人分手,坐上向远方而去的船,看着江上的风光,秋意甚浓,也使满怀离情的诗人更添伤感,忽地不知何处传来笛声,呜呜咽咽的,听的更是心情沉重,而笛声一直没停,让诗人更感折磨,不过,蓦然抬头,原来船已转到乱山的东边,适才与亲人分别的渡口,都已望不到了。这是一种奇特的化虚为实的手法。
105、江上描写了这样的画面:我在静静的溪边看到碧绿的垂柳。水清如玉带的小溪,一个孩子正在钓鱼。鱼儿上钩的一刹那,孩子手忙脚乱,溪水动了。
106、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107、【译文】星星垂在天边,平野显得宽阔;月光随波涌动,大江滚滚东流。
108、江上写了孩子们在江中游泳的事。
109、夜书所见诗人通过对秋风落叶、小孩捉蟋蟀、篱笆下的灯火等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情感。
110、赠刘景文是苏轼的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诗,诗中生动的展现了深秋初冬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佩之情。
11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译文: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最美景是在秋末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
112、《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山行》唐杜牧。
113、具体课文内容需要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才能给出具体的答案。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