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感慨时光流逝的句子-摘抄156句
发布时间:2024-08-23 14:12
编辑:admin
1、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观看《兰亭序》的人,不仅欣赏其中的文章之美,也不只是赞叹其书法之奇,而是出于对于篆、隶、草、章等各种书法手法的了解和运用,让人即使不懂书法,也能品味其中的意境和情感。同时,这篇作品也体现了王羲之千真万精的书法功力和对于古代贤者文、书、辞、章之类的深刻领悟和赞赏。
2、悟言:面对面谈话。《晋书·王羲之传》、《全晋文》均作“悟言”(“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亦通。
3、兰亭集序原文的意思是介绍了王羲之在兰亭临帖的经历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理解,阐述了王羲之的书法思想和对书法艺术的追求。
4、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
5、文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道”,但却寓意深长,彰显了儒家文化的精髓,即“天人合一”的精神。
6、兰亭集序是一篇古代书法家王羲之所书的序言。
7、这篇文章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8、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9、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9)。或取诸怀抱,晤言(10)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11)。虽趣舍(12)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1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14),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15),岂不痛哉!
10、其意思是在春日的一次品茶会上,王羲之因为所品之茶,忆及前人的雅事,情不自禁地用毛笔写下了这篇文章,来表达他对于书法创作的追求和思考。
11、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12、同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岁在癸丑”的寄语,表达了对人生追求和时间流逝的思考和感叹。
1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14、【古今异义】
15、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所写的一篇书法家论文,主要描述自己在兰亭临帖的心境和书法艺术的追求。
16、《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一篇书法作品,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原文意思如下:
17、骋:尽情施展,不受约束。骋:使动用法。
18、原文表达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强调了书法艺术的高雅和风骨。
19、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20、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文德之事,行释褐之冠,车辚辚以径序,松柏寒盟,而新霁晴景迥然。其乐融融,其美溢彩,颜骞、伯苓奏《龙笛》,郑伯奏《琴歌》,钟子期、华歆、邵庶、葛玄,荟萃其中,纷纷涌出,自云皆有称颂焉。览者无不赏心悦目,轸听感慨。时文王、蕭何、萧衍、嵇康、王弼、贾谡、刘向、刘琨、侍中、中郎、文学之士,有司废吏,或从容议论,或纵论高谈,而气象万千,矫若游龙。然后笔阵纵横,披散而藏,布满山川,其鸣惊动天地,其势震惊秀水。波澜壮阔,不觉使人有凌云之志。
21、《兰亭集序》是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所写的一篇书法作品,其原文意思为:自昔之称观《兰亭序》者,不会以其文章之美,亦不言其书法之奇。其所以然者,莫非出于其篆、隶、草、章之各具法度,使人见而知之,虽未晓其所以然。至若千真万精之致,抑亦不可假否。夫人观稽古贤者,文、书、辞、章之类,未始有所逢迎,所谓遇时会合者,此之谓也。
22、一、写兰亭集会的盛况以突出生之“乐”。
23、死生亦大矣:死和生也是件大事啊。语出《庄子·德充符》。判断句。
24、趣舍万殊“趣”通“取”,取向。或通“趋”,趋向。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
25、[编辑本段]【原文】
26、文章首先记述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与会人物,言简意赅。接着描绘兰亭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周围景物,语言简洁而层次井然。描写景物,从大处落笔,由远及近,转而由近及远,推向无限。先写崇山峻岭,渐写清流激湍,再顺流而下转写人物活动及其情态,动静结合。然后再补写自然物色,由晴朗的碧空和轻扬的春风,自然地推向寥廓的宇宙及大千世界中的万物。意境清丽淡雅,情调欢快畅达。兰亭宴集,真可谓“四美俱,二难并”。
27、俯仰之间: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很短。
28、(2)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例:以之兴怀。
29、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16),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dào),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17)为虚诞,齐彭殇(shāng)(18)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30、d)省略句:引(之)以为流觞曲水
31、魏晋时期,玄学清谈盛行一时,士族文人多以庄子的“齐物论”为口实,故作放旷而不屑事功。王羲之也是一个颇具辩才的清谈文人,但在政治思想和人生理想上,王羲之与一般谈玄文人不同。他曾说过:“虚谈废务,浮文妨要”(《世说新语·言语篇》)在这篇序中,王羲之也明确地指斥“一死生”、“齐彭殇”是一种虚妄的人生观,这就明确地肯定了生命的价值。?
32、(1)一起。例:若合一契
33、兰亭集序的原文意思是:文人雅士在观赏兰亭时,深感兴趣并写下这篇序文来纪念这个美丽的地方。
34、?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对此,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
35、江南三月,通常是细雨绵绵的雨季,而这一天却格外晴朗,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惠风和畅,溪中清流激湍,景色恬静宜人。兰亭雅集的主要内容是“修禊”,这是我国古老的流传民间的一种习俗。人们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上巳日)到水边举行祓祭仪式,用香薰草蘸水洒身上,或沐浴洗涤污垢,感受春意,祈求消除病灾与不祥。
36、趣舍:通“趋”趋向。舍,舍弃。
37、(二)一
38、他认为,书法是一种心境和修养的表现,应该注重笔画的流畅和自然。
39、b)倒装句: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即状语后置)
40、今义:低头抬头
41、(5)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例:暮春之初。
42、?二、写静者躁者的异同以突出死之“痛”。
43、【一词多义】
44、兰亭集序的原文意思是,王羲之与朋友们在兰亭山中品赏棋乐、赏花文、涂鸦泼墨,形成了一个艺术盛宴,这种超越了物质层面的精神乐趣是大家应该追求的。
45、这篇序文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不仅是王羲之个人的杰作,更是中国文化和书法艺术的重要代表。
46、今义: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47、永和:晋穆帝年号,345—356年,上已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支遁等名士共四十一人在兰亭集会,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48、古义:把……作为。如: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49、惠风:和风
50、其原文意思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形容,引发读者对艺术品的思考,同时也倡导了书法艺术的精神追求和审美境界。
51、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
52、永和九年春,白天还刚刚过去,我和一群文人齐聚在会稽山的兰亭边,聚集在一起欣赏春天的美景,颜子建、伯仲都吹笛子,郑伯玉撰写了《琴歌》,其他的学者也有不少参加,气氛热烈。此时,文王、萧何、荀子、嵇康、王弼、贾谡、刘向等名士,卿士、文学之士,有官吏贵族、也有平民百姓,有一些人从容议论,有一些人高谈阔论,甚至还有一些打趣和嬉笑。快乐的气氛中,行文到了前面,彼时文士笔阵纵横、展现个人特点,并使其文字布满整个山川,将它们编制为一条条披散、藏匿、舒展而又流畅、自由的龙形,就像美妙非凡的翱翔昂扬的龙,被推上九霄玉宇,不由得使人们有想飞向云霄的壮观感觉。
53、总之,这篇文章体现了王羲之积极入世的人生观,和老庄学说主张的无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后人以启迪、思考。
54、老之将至: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5、永和(1)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kuài)稽(2)山阴之兰亭,修禊(xì)(3)事也。群贤(4)毕至,少长(zhǎng)(5)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6),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7)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8)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56、文章内容涵盖了他对于书法艺术的认识,对于自己手法的表述和自省,以及对于继承前人智慧和创造新美的美好愿景。
57、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所书写的一篇书法序文,其原文意思是通过描绘兰亭及其周围的景色和氛围,以及与友人们共同饮酒赏诗的情景,表达了王羲之对于书法艺术的追求和感悟,同时也蕴含着诗文与书法相互融合的精神内涵。
58、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有聚合必有别离,所谓“兴尽悲来”当是人们常有的心绪,尽管人们取舍不同,性情各异。刚刚对自己所向往且终于获致的东西感到无比欢欣时,但刹那之间,已为陈迹。人的生命也无例外,所谓“不知老之将至”(孔子语)、“老冉冉其将至兮”(屈原语)、“人生天地间,奄忽若飙尘”(《古诗十九首》),这不能不引起人的感慨。每当想到人的寿命不论长短,最终归于寂灭时,更加使人感到无比凄凉和悲哀。如果说前一段是叙事写景,那么这一段就是议论和抒情。作者在表现人生苦短、生命不居的感叹中,流露着一腔对生命的向往和执着的热情。?
59、该文旨在表达作者对艺术、自然和人生的真挚感悟。
60、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61、放浪形骸之外:行为放纵不羁,形体不受世俗礼法所拘束。
62、人与人的交往,很快就度过了一生,有的人在室内长谈自己的抱负胸怀;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着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从造化,最终必然都要消亡!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63、c)倒装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
64、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所写的一篇书法论文,论述了他的书法创作理念和书法技法。
65、修禊(xì):这次聚会是为了举行禊礼。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66、(一)之
67、在结构和章法上以情感为线索,叙中有情,以情说理。第一段在清丽的境界中,着重写一“乐”字,由乐而转入沉思,引出第二段的“痛”字,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后,不觉感到无限的悲哀,最后以一“悲”字作结。情感色彩迥乎不同,前后过渡却妥帖自然。?
68、群贤:指谢安等三十二位与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
69、今义:认为。
70、其高雅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书法艺术中的经典之一。
71、古义:形容时间短暂。如:俯仰一世
72、?本段以写盛会始,以抒感慨终;以做“修禊”为名,以行快乐为实。
73、[编辑本段]【译文】
74、?三、文章为批评名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而作。
75、[编辑本段]【文章赏析】
76、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77、这时候,我拿起笔,便有了一种想法,要用我的笔墨表达自己的感受。
78、?四、文章以“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来警醒“后之览者”。
79、《兰亭集序》是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所写的一篇书法楷书,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也是中国古代艺术文化中的珍品之一。
80、少长:指不同年龄的社会名流。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是长。少长:形容词做名词。
81、古义:胸怀抱负。如:或取诸怀抱
82、其原文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在南山别墅中,我们聚在一起品茶赏花,并欣赏了叶公好龙等名画。
83、俯仰一世:周旋应酬度过一生。俯仰:指社会人事的应酬。
84、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85、《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书写的一篇名作,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和文化的代表之一。以下是《兰亭集序》的原文和意思:原文:
86、[编辑本段]【《兰亭集序》的思想】
87、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88、同时,兰亭集序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精神中“精益求精”的代表,不断寻求进步和提高的精神也一直在影响着后人。
89、兰亭雅集的另一个项目是流觞曲水,四十二位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僮将斟酒的羽觞放入溪中,让其顺流而下,若觞在谁的面前停滞了,谁得赋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这次兰亭雅集,有十一人各成诗两首,十五人成诗各一首,十六人做不出诗各罚酒三杯,王羲之的小儿子王献之也被罚了酒。清代诗人曾作打油诗取笑王献之。“却笑乌衣王大令,兰亭会上竟无诗。”
90、【句式】
91、《兰亭集序》是世人公认的瑰宝,始终珍藏在王氏家族之中,一直传到他的七世孙智远,智永少年时即出家在绍兴永欣寺为僧,临习王羲之真迹达三十余年。智永临终前,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辩才。辩才擅长书画,对《兰亭集序》极其珍爱,将其密藏在阁房梁上,从不示人。后被唐太宗派去的监察史萧翼骗走。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后,如获至宝。并命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书家临写。以冯承素为首的弘文馆拓书人,也奉命将原迹双钩填廓摹成数副本,分赐皇子近臣。唐太宗死后,侍臣们遵照他的遗诏将《兰亭集序》真迹作为殉葬品埋藏在昭陵。
92、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原文意思是在兰亭这个美丽的地方,我和我的朋友们举行了一次烹茶赋诗的盛宴。
93、兰亭集序是一篇非常有意义的文学作品,代表了中国文化中的高雅和儒雅精神。
94、(3)结助,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夫人之相与。
95、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少,年龄轻的人,长,年龄大的人。均是形容词作名词。贤,贤德之人,形容词作名词。
96、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万物的繁多,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97、原文如下:
98、古汉语句式:
99、这不仅是一次聚会,更是对文化和友谊的推崇。
100、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如:俯察品类之盛
101、作者以其精妙绝伦的书法书写这篇文章,真迹据说被李世民置其墓中,但从唐人的摹本中,仍可见其“龙跳虎卧”的神采。《禊帖》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
102、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103、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暖,蓝田启户,鼓吹铿然。修文炳德,品藻高致,可以尽妙妍之态,写生群英之表,抑或赋志中外之思,俯仰由人,悲怀感物,而乐其不彫。
104、会稽山水清幽、风景秀丽。东晋时期,不少名士住在这里,谈玄论道,放浪形骸。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举行风雅集会,这些名流高士,有司徒谢安、辞赋家孙绰、矜豪傲物的谢万、高僧支道林及王羲之的子、侄献之、凝之、涣之、玄之等四十二人。
105、③齐彭殇为妄作。“齐”字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106、群贤毕至、崇山峻岭、放浪形骸、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游目骋怀
107、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108、?文章的第一段较具体地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本段共六句。第一句交代了集会的时间、地点及目的,第二句交代了与会的人物,第三句写了兰亭之优雅的环境,第四句写盛会上人们的活动情况,第五句写晴和的天气,第六句抒发感慨。显然,六句中,有些是惯常的必要的交代,有些是写自然造化之美,有些却是写集会的“盛况”。名士们在晴朗的天空下,感受着和煦的春风,可远眺可近观可仰视可俯察,流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痛哉!快哉!乐哉!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其作用在于“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这里在抒发了生之快乐的同时,又表现出一种旷达的心境。
109、大家把诗汇集起来,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于是,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纸上,即席挥洒,心手双畅,写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110、[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111、a)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112、一死生:把死和生看作一回事。语出《庄子·德充符》:“以死生为一条。”又《庄子·大宗师》:“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为友矣。”
113、我认为,书法就像是人的性情,通过笔墨的流动,可以感受到作者的气韵。
114、通过笛音长悠和墨香浓郁,我们可以读懂王羲之的内心世界。
115、(4)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116、王羲之通过墨宣扬文化之美,寓意深刻,表达了对文化和友谊的珍视与推崇,也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一。
117、(3)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118、现在陈列在兰亭王右军祠内的冯承素摹本(复制品),真本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面钤有“神龙”(唐中宗年号)小印,是断为唐摹的一个铁证。“神龙本”是现存最接近王羲之真迹的摹本。因其钩摹细心,故而线条的使转惟妙惟肖,不但墨色燥润浓淡相当自然,而且下笔的锋芒、破笔的分叉和使转间的游丝也十分逼真,从中可窥王羲之书写时的用笔的徐疾、顿挫、一波三折的绝妙笔意。
119、[编辑本段]【注释】
120、古义:①所用来。如:所以游目骋怀;
121、《兰亭集序》文字灿烂,字字玑珠,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它打破成规,自辟径蹊,不落窠臼,隽妙雅逸,不论绘景抒情,还是评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虽然前后心态矛盾,但总体看,还是积极向上的,特别是在当时谈玄成风的东晋时代气氛中,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尤为可贵。《兰亭集序》的更大成就在于它的书法艺术。通篇气息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用笔遒媚飘逸;手法既平和又奇崛,大小参差,既有精心安排艺术匠心,又没有做作雕琢的痕迹,自然天成。其中,凡是相同的字,写法各不相同,如“之”、“以”、“为”等字,各有变化,特别是“之”字,达到了艺术上多样与统一的效果。《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代表作,是我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座高峰,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书法家。
122、这篇作品至今仍被视作书法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许多书法家所推崇和研究。
123、今义:物品的种类
124、(4)结助,定语标志。例:极视听之娱。
125、越是用心去写,字越是有灵气,越能够呈现出作者内心的真正情感。
126、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所撰写的一篇书法作品序文,主要是介绍一次宴会并记录了宴会上的经历和感受。
127、②次要的地位。
128、其原文意思是:王羲之与友人聚会于兰亭,途中顺手写下一篇论文,论述自己的书法理念和技法。
129、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所书的一篇书法家论文,但同时也包含了对于书法艺术的高度赞美和自我要求。
130、(2)一样。例:其致一也
131、在这篇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所表达的是自己对于书法的理解和追求,以及对于自然与人经历的感悟。
132、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一篇书法序文,文中描述了他与朋友们在兰亭举行的一次饮酒赏花、挥毫泼墨的文化活动。
133、王羲之(303年—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身长七尺有余约为(1.83米),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王羲之像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其中,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其字被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铁书银钩,冠绝古今”,王羲之对真书、草、行主体书法造诣都很深。
134、延伸:兰亭集序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书法家和文化爱好者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135、通过描述兰亭及其周围的景色和历史,表达了对自然和文化的赞美和对自己与时代的责任感和追求。
136、?文章的第二段写了两种人,一个是喜欢“静”的人,一个是喜欢“躁”的人。前者“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后者“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两者又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快乐的时候,得意忘形,感觉不到自己在悄悄地衰老,等对高兴的事物感到了厌倦,感慨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什么感慨?有两个:一个是“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述”;另一个是“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它告诉我们三点:其一,事物有生就有灭,有乐就有悲;其二,事物由生到灭,由乐到悲,其时间很短暂,倏忽之间,正如白驹之过隙;其三,生命之长短之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它取决于自然的造化。由此说来,生命是何其宝贵!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才引用古训“死生亦大矣”;正因如此,所以作者慨叹:“岂不痛哉!”
137、【涉及成语】
138、?综上所述,文章记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阐述了“死生亦大矣”的观点,批评了士大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显然是有感而作,缘情而发。但是,作为一篇文集的“序”,除了批评士大夫之虚无的思想观念之外,还要对结集的目的说一说。参加兰亭集会的是当时社会上的名流,如谢安、孙绰等人。正如上文所说,他们引觞曲水,饮酒赋诗,畅叙幽情,何其痛哉!快哉!乐哉!然而,“向其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对此,作者认为“岂不痛哉”!所以,把他们赋的诗收录下来,不至于使其泯灭,而让其流芳百世,使“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如作者一般,生发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因为“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这不能不令人慨叹作者有一副多么好的心肠!
139、「临沂王右军祭酒东阳欧阳公致仕于岳阳,向余修养之至深,感旧之怀,欲以《道德经》奉之。先是搜竹林、僧堂,及山阴货船,稍稍得集,既而又异日,阅祖籍陈庄子所藏晋、宋以来诸家文字,得草堂清话,及东篱乡话,在藏之几十年。欧公敦轸,前以一編《二王书》见示,余因雅集之中,一日阐禅坐,有翰墨之好,遂毫无所用,欧公亦放而弗取,因以斯纸书《兰亭序》曰:『昔先王之乐,洋洋乎流哉!嗟夫!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位,虞世南号岳,都亭雅集,颇资文涵。有梦为君妇,备三行而告之,其详不忍述,姑以道藏之。至尊二王之乐,其雅不可阶也!宜其刘、项之盛,高、李之繁,详哉遐觌,宴安鸣笳。时之彩烂兮,惜哉!旧之荣华,霏微之残陋。』後观者几悉,亦有嗟嗟者。」
140、齐彭殇:把长命的和短命的等量齐观。彭,彭祖,相传为颛顼帝的玄孙,活了八百岁。殇,指短命夭折的人。《庄子·齐物论》:“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
141、【词类活用】
142、(1)动词,往,到达。例:所之既倦。
143、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144、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名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
145、同时,也启示了读者追求自我提高和追求生命的真正意义。
146、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147、?生和死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起来。生有各种各样的生,有的人活得窝窝囊囊,有的人活得志得意足;死也有各种各样的死,有的人死得默默无闻,有的人死得轰轰烈烈。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说:“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生与死怎么可以等同呢?正如作者所说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作者这样写,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他是想以此来启发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谓名士,不要让生命轻易地从自己的身边悄悄逝去。
148、会(kuài)稽:郡名,包括今浙江西部、江苏东南部一带地方。山阴:今浙江绍兴。
149、【通假字】
150、[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15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152、这篇文章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与魏晋时期模山范水之作“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文心雕龙·明诗篇》)迥然不同。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参以偶句,韵律和谐,乐耳动听。?
153、初唐之兴,致中兴之际,颇将近道德;二百年间,首唐之盛,庶几矣。而其文物不泯,自孝至康,有如弥坚,冠盖相望,迭相为用,可称大观;予观夫四库之书,不以文物为重,岂亦可乎!
154、《兰亭集序》,又题为《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赋诗饮酒。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此序受石崇《金谷诗序》影响很大,其成就又远在《金谷诗序》之上。?
155、此外,他还论述了自己的笔法和书写方法,被后人视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一。
156、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谢安和释支遁等四十一人,为禊事活动,在兰亭宴集。与会的人士都有诗作,事后把这些诗篇汇编成集,《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所写的序言。序,文体名,是对书籍和文章举其纲要、论其大旨的一种文字,相当于引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