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句子 >

诸葛亮吊孝周瑜优选39句

发布时间:2024-06-28 13:24

编辑:admin

1、诸葛亮去给周瑜吊孝的用意有以下几个方面:

2、其一都说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江东众将一定怀恨在心而刘备接下来还是得和孙权联合为了缓和两家矛盾因此诸葛亮亲自过江作场戏给江东人看

3、周瑜一气再气,在“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恨声中死去。诸葛亮得知周瑜的死讯,决定前去吊唁。

4、巩固联盟关系:在三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联盟和敌对之间不断变换。诸葛亮作为蜀汉的重要人物,深知联盟的重要性。通过亲自前往周瑜的葬礼上吊唁,诸葛亮表达了蜀汉对吴国的尊重和友好,有助于巩固蜀汉和吴国之间的联盟关系。

5、第二,有赵云保护,可保万无一失。同时,诸葛亮还安排了赵云带领五百士卒前往,当然,一路上还可以和赵云商量大事。这时候,周瑜部将的确有想杀诸葛亮的,但是,“因见子龙带剑相随,不敢下手。”当年长坂坡英雄威风凛凛,谁不害怕。

6、诸葛亮之所以敢于去吊孝,第一,周瑜已经死了,诸葛亮觉得,可以无所恐惧了。在东吴,想置诸葛亮于死地的也只有周瑜,而今,哪怕是还有人对于诸葛亮仇恨,但是,也不至于想让他死。就算是仍有极个别这样的人,凭着他的智慧,诸葛亮料想这人也是白日做梦。

7、周瑜,诸葛亮在三气周瑜之后,不顾刘备的劝阻,冒着生命危险,前去江东吊丧,并非因为他真的将周瑜引为知己,也不是为了炫耀自己气死周瑜一事,给江东添堵。

8、展示了人格。在诸葛亮祭拜后,众将相谓曰:“人尽道公瑾与孔明不睦,今观其祭奠之情,人皆虚言也。”鲁肃见诸葛亮如此悲切,亦为感伤,自思曰:“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可见,孔明是大获全胜。

9、在诸葛亮祭拜后,众将相谓曰:“人尽道公瑾与孔明不睦,今观其祭奠之情,人皆虚言也。”

10、周瑜被诸葛亮气死后,为了联吴抗曹的战略思想,诸葛亮亲自前去江东吊孝,而且哭的东吴诸臣无不悲切,最后被庞统识破,说他欺负江东无人,但这也看出了诸葛亮为了联吴抗曹大业,而不惜牺牲自己而且艺高人胆大!以及看透了事情的发展方向,肯定了孙吴不会杀害他,而必须联合才能生存下去的心里!

11、诸葛亮苦哭周瑜,事见《三国演义》的第五十七回“柴桑口卧龙吊孝,耒阳县凤雏理事”,诸葛亮哭周瑜之全文如下——

12、消除隔阂。本来周瑜被诸葛亮气死,这是吴国上下人所共知的事实,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为证!此时,东吴人对诸葛亮及刘备西蜀绝没有好感,甚至周瑜部下有杀诸葛亮为公瑾报仇的情绪。

13、诸葛亮吊孝周瑜可以说,是一次绝妙的政治外交活动,更是一次没有评委但有评判结果的演讲比赛,个中的道理,值得我们今天从事外交、公关工作的人品味、学习和借鉴。

14、其三周瑜的确是诸葛亮的知音在芦花荡三气周瑜时诸葛亮操琴一曲就是给周瑜听的周瑜在江东颇知音律人称曲有误周郎顾诸葛亮去江东也有凭吊知音之意

15、《诸葛亮吊孝》是古代传说故事,讲述周瑜与诸葛亮之间的智谋之争。周瑜一气再气,在“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恨声中死去。诸葛亮得知周瑜的死讯,决定前去吊唁。

16、展现仁义之心: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深知周瑜是吴国的将领,两人属于敌对关系。然而,诸葛亮为了表达自己的仁义之心,亲自前往周瑜的葬礼上吊唁,展现了自己的大度和仁慈。这不仅能够彰显诸葛亮的个人品德和修养,也有助于缓解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为蜀汉和吴国之间的和平稳定打下基础。

17、诸葛亮计高周瑜,周瑜被气死为了吴蜀和好共创大业。诸葛亮带着常胜将军赵云冒险过江祭拜周瑜。

18、诸葛亮吊孝吊的是东吴水军督督周瑜,因为吴蜀连兵共破曹军。

19、显示了才华。很自然地表达了哀悼之情,祭文言词华丽,描述回准确,表达到位答,在东吴君臣面前充分展示了蜀相的学富五车和文韬武略。

20、孔明哭周瑜是真心吊孝,并非是虚情假意,从此孔明失去了争锋相对的对手,同时,孔明也是周瑜的知己。虽然,两人各为其主,但是其实英雄心相照。

21、该不该去是一回事,敢不敢去其实是另一回事,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诸葛亮为什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他哪来的这么大的勇气呢?

22、其二赤壁之战后庞统一直在东吴为了不使人才外流诸葛亮去江东寻找庞统劝其投靠刘备

23、诸葛亮吊孝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和人格,对周瑜的死很自然地表达了哀悼之情,祭文言词华丽,描述准确,表达到位,在东吴君臣面前充分展示了蜀相的学富五车和文韬武略。

24、其实,诸葛亮去吊孝,并不是仅仅为了吊唁周瑜,他是有深刻的考虑的。至少他有如下的目的。首先,沟通和东吴的感情,消除矛盾,为以后建立统一战线打好基础。毕竟,周瑜在死前说过:“既生瑜,何生亮”的话,如果不前来沟通,必定是误会很多。其次,诸葛亮也是为了显示个人的才干,因为在吊孝中,他的感情是最真实的,而且,那时一定会有很多人对诸葛亮质询,也只有这时候才能够充分显示他的智慧。第三,在吊孝的过程中自然可以展示他的胸襟。

25、东吴在周瑜灵堂暗中埋伏兵马,定为“摔杯计”。诸葛亮在灵前痛哭周瑜,使东吴的计谋没有得逞。

26、他前去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打探江东的消息,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给刘备招揽人才,当然了缓和孙刘关系,也是他此行的目的之一。

27、其实,在诸葛亮看来,东吴是和曹魏不一样,是完全可以争取的朋友,再说他们在赤壁之战中也有过合作,而且,就算是此后东吴对于诸葛亮不理睬,甚至视为大敌,那也没有关系,他始终觉得,真正威胁蜀国的,不是东吴,而且曹魏,他甚至有点看不起东吴的力量。

28、可见,孔明是大获全胜。

29、鲁肃见诸葛亮如此悲切,亦为感伤,自思曰:“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

30、诸葛亮不光是一个军事家,其实还是一个心理大师,正是因为把这些心理方面的因素分析得透彻详细,他才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才敢于虎口拔牙。诸葛亮吊孝,在历史上不光是一个美谈,其实也鼓舞了许多中国人像诸葛亮那样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地处理任何事情。

31、诸葛亮吊孝用意有三

32、周瑜周公瑾三国演义里周瑜被诸葛亮气死说到既生瑜何生亮

33、周瑜被气死以后,诸葛亮执意要前去吊孝,虽然遭到刘备等人的反对,但是,在说明了利害关系以后,诸葛亮还是如愿以偿地去东吴吊孝了。

34、诸葛亮吊孝主要是为了缓和与东吴的关系,争取能继续保持友好的同盟关系。同时展现了自己的人格品质,对周瑜的英年早逝表达了深切的哀悼。给东吴君臣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也充分展示了刘备方对同盟关系的爱护和继续保持的期望。

35、再者说,为了吴蜀两国的联盟,他必须对对方的高级军事将领的表示哀悼。哀悼的程度越高,对双方联盟的稳固就越有利。

36、通过声泪俱下的哭诉和对亡人的不凡事迹列举评价,诸葛亮实现了化解仇恨、消除隔阂、继续联吴抗曹的目的。

37、第三,有鲁肃保护。在东吴,鲁肃是历来支持孙刘联合的人,也是积极抗曹的骨干。所以,鲁肃保护诸葛亮一定会尽心尽责。而且,代替周瑜领兵的,正是鲁肃。

38、第四,诸葛亮是把好了东吴上上下下这些人的脉的。他最知道,周瑜的离去,大家都是十分悲痛的,这时候前去,只要注意方式方法,动之以情,讲道理,细分析,是可以打动东吴大部分人的。事实也是这样,诸葛亮的真情祭祀,特别是伏地痛哭的形象,深深感染了每一个人。这时候,连鲁肃也情不自禁地说周瑜是因为气量太小而死的。到了这时候,就是周瑜死而复生,也没有理由杀诸葛亮了。

39、“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烝尝!吊君幼学,以交伯符;仗义疏财,让舍以居。吊君弱冠,抟;定建霸业,割据江南。吊君壮力,远镇巴丘;景升怀虑,讨逆无忧。吊君丰度,佳配小乔;汉臣之婿,不愧当朝,吊君气概,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洒自如,雅量高志。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掎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上一篇:描写节日的古诗【优选96句】

下一篇:没有了